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多层次养老保险改革寻求突破,“一支独大”亟须改变

2017-11-21 09:20:1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从1997年正式建立到如今这整整20年来,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一直都在处于“摸着石头过河”实验状态。显然,这一状态已经无法应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十九大报告要求,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这一报告正式开启了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大幕,对于促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从长期试验性改革状态走向成熟、定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0月17日,郑功成与世界银行社会保护局前局长、养老金改革负责人、奥地利科学院院士霍尔茨曼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围绕全球养老金制度改革进行对谈。

双方均认为,社会保障要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中国的养老金急需定型;所有国家都需要建立多层次或多支柱养老金体系,但必须要先做好第一层次(支柱)。

郑功成说,养老保险体系层次的增加实质上是从一个制度走向另一个制度体系,是结构性调整,也是责任分担机制与权利义务关系的重新调适。法定公共养老金的替代率要降下去,但必须巩固其公共性,维护其可靠性、稳定性。

郑功成与霍尔茨曼

第一支柱“一支独大”需改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世界银行的推动之下,我国建立了三支柱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第一支柱为“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金,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第三支柱为自愿性个人养老储蓄。

日前举行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研讨会”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介绍,我国已建立比较健全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6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5%,替代率达到67%左右,但第一支柱“一支独大”。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严重滞后,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比例只占城镇职工的7%,第二支柱是“一块短板”。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还是“一棵幼苗”。

1234...全文 6 下一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