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医药电商风口已失:堆钱买流水,成一单亏200元

2017-11-16 09:11:5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太惨烈。”谈及医药电商,掌上药店联合创始人王浚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他透露,现在行业内,为获得一个有效客人,医药电商企业可能需要付出300元左右的成本,每成交一笔订单,企业就要亏损200多元。

事实上,面对成本高、转化难、消费低的目标消费者,医药电商企业早已不堪重负,困境重重。

2014年开始,医药电商逐渐踏上风口。彼时,健一网、康爱多、1药网等一批医药电商企业崛地而起,融资不断。《2016中国医药电商发展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数据显示,2015年医药电商融资规模达34亿元,2016年尽管经历“资本严冬”,融资规模仍达18.42亿元。

然而,资本的加持并没能稀释行业发展的混沌,医药电商始终处于缓慢爬坡阶段。一方面,从业者并没有找到一种可以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仍在成本与利润的漩涡中挣扎;另一方面,虽然“网售处方药”、“医保对接”的想象空间尚在,不过不断收紧的政策也在宣告着从业者等待的真正风口也在渐行渐远。

“就是这么惨烈”

“现在情况只会越来越差。”王浚海对于目前形势有些悲观。但事实上,获客成本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高的。

起初,医药电商通过天猫等第三方平台导流,尽管需要花费高昂竞价费用,但在天猫上开设的旗舰店往往能获得更多的销售额。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在2014年和2015年的天猫医药馆“双11”店铺销售额TOP10中,医药电商网站的旗舰店分别占据7个和8个席位。

王俊海告诉记者,他的掌上药店创始于2014年,也赶上了医药电商最初的风口。当时通过平台竞价、搜索引擎导流等方式,医药电商企业获得一个客人的成本只要20~30元;而现在,这个数字翻了10倍,变成了200~300元。

谈及这种变化的原因,王浚海认为并不是获客方式发生了变化,只是环境越来越差了。这样的分野发生在2016年。随着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叫停,天猫医药馆、京东大药房纷纷开启自营模式,流量巨头正式宣告入场。

此后,这些第三方平台的流量导入开始逐渐向自身倾斜,给其他医药电商带来了较为严苛的冲击。“人家不跟你玩了,有钱都买不到流量。”王浚海这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今,在天猫医药馆的首页导航标题中,除了阿里健康自己的大药房,看不到任何以店铺为分类的导航索引。

1234...全文 5 下一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