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无师自通的最强阿法狗仍有人类影子(2)

2017-11-02 21:26:20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好像也不能说古老,毕竟只有60年——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在人工智能火热之前,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很高兴地做了很多很多很多年了,积累了好几代的人工智能的教授和学生。”李飞飞比较中美人工智能研究的差异时,谈到了美国在历史积淀上的深厚。除了高校之外,像谷歌、微软这样的大企业,也在大家尚未关注人工智能时,就长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精力。

相比起来,中国企业的优势主要在大市场带来的数据和应用场景。李飞飞强调,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消费者,是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应用场景和商业环境与谷歌没有什么相似之处,那么“对标谷歌”,并不是中国企业可取的思路。

科学发展必挑战伦理边界

吸引更多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人才和投入,也能促进科学的多元化。李飞飞从社会公正和伦理价值上看待这个问题:

“我一直强调,机器是没有独立的价值观的,机器的价值观就是人性的价值观。当我们需要未来的科技来公平、公正、正面地反映人类的价值观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思考创造这些科技产品的人是什么,我们就需要尊重人的多元化。”

机器的“独立性”正在遭受伦理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在深度学习的框架下,机器得出结论的过程是一个“黑匣子”,机器的客观性就隐隐成为了一种威胁。在这方面,计算机视觉首当其冲。

国内和国际上学者一些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把人类的面部图像与一些内在特征,比如犯罪概率、同性恋概率和贫富概率建立了。这种“机器相面术”广受争议。

对此,李飞飞表示,科学边界的扩张必然会挑战人类自身的规范:“几百年前,关于日心说的研究也是触犯了宗教的伦理敏感性。人类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扩展的科学边界也在挑战我们自身的伦理规范、道德规范、法制规范。一方面,我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科学研究总会挑战规范。另一方面,就是我说过的科学家的责任感,科学家的良知,还有就是科学和人类学、人文学、社会学的息息相关。我不认为我是一个社会学家、人文学家、社会学家,但我认为所有这些关注人工智能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人一定要更走近一些,多一些交流,一些来探索这样敏感的边界、敏感的未知。”

这与她近来一直呼吁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人工智能”相关:“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神奇的领域。我们所研究的东西和我们自己是那么的相近。比如说我要是研究化学分子,我不会觉得这个分子长得像我,对吧?但是人工智能的算法跟人类存在一种影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