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平均每天48件发明专利,“新深圳速度”秘诀何在

2017-11-02 09:14:26    蔡国兆 彭勇/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深圳的创新,活力四射、灵感迸发。在这里,人才群落平均年龄不到30岁;在这里,人才的创造力与城市的吸引力形成良性循环,“创新电磁场”让全球人才蜂拥而至。“新深圳速度”有哪些秘诀?

秘诀一:让全球高端人才为我所用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80后”海归教授贺建奎,2012年回国后带领科研团队历时3年艰苦攻关,研发出准确率全球居先、且唯一用于临床应用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目前,他创办的瀚海基因拥有发明专利60多项。

“放眼全球,很少有城市这么大力度支持创新。”贺建奎说,他到深圳后拿到1000万元的启动经费,依托这笔资金和当地发达的风险投资,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贺建奎是深圳大手笔、大投入延揽全球高端人才的缩影。从2010年开始,深圳推出“孔雀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81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对新引进的杰出人才,每人给予100万元工作经费和600万元奖励补贴,对引进的高端团队和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

深圳市投资推广署是专门从事招商引资的部门,但对这个部门来说,现在的“资”已不单指资金,更重要是指包括人才在内的创新资源。据该署介绍,目前已在全球41个主要发达城市布局了63个招商引资、招研引智网络,并与350余家海内外商协会建立广泛联系,拓展创新资源渠道。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引进留学人员连续3年增幅超过40%,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是2016年首次突破1万人,同比增长49.3%,再创历史新高。

“投在人才上的钱再多也不冤枉。”深圳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深圳“十三五”期间每年用于人才的市区两级财政投入达到125亿元,引进的高端人才成为深圳创新的重要力量。

秘诀二:让“充分的市场”激发人才创造力

刘若鹏等5位海归,2010年创立新型研发机构——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7年来光启的专利申请总量超过4400件,占世界超材料领域专利总量的86%。“深圳市场化的氛围、创新的体制机制让我们大展拳脚。”刘若鹏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