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新时期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明确三大方向

2017-10-31 09:20:2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总书记从机构设置、编制资源使用、省市县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合署等方面强调统筹推进改革,为新时期政府机构设置和行政体制变革指明了方向。

行政体制改革向精细化、纵深化推进

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对政府职权进行重新配置,包括纵向层级间关系、横向部门间关系以及部门内部关系三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轮行政体制改革,政策举措总体集中在纵向、横向两个维度,对部门内设机构设置的调整较少,导致一些政府部门内部架构多少还带有计划时代烙印。实际上政府机构“物理加减”只是表象,其并不必然带来职权的“化学反应”。

以大部制改革为例,多个职能相近的部门成建制合并后,内设机构整合往往局限于办公室、财务、人事、法制等综合部门,具体业务口并未触及。于是乎,在一些事权边界划分不清的领域,出现了“从过去局与局之间推诿,转变为处与处之间扯皮”的尴尬情景,大部制改革在实践中出现异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

这就明确了行政体制改革精细化、纵深化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下一步改革不会停留在机构“物理叠加”层面,而是会深入到政府部门内部,逐步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并切实推进职能优化重组和流程再造。我们在现实中也看到,一些地方打破传统路径,在大部门内设置大许可、大监管、大执法等机构,取得了一定成效。

省级及以下政府拥有更多改革自主权

经典政治科学研究表明,政府能力和自主性是决定政府绩效的两大因素。

过去我们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关注主要集中于政府能力,加之单一制国家的传统和惯性,人们容易忽略自主性对政府治理的意义。这就导致地方在行政体制改革中缺乏灵活性和本土化,更多倾向于参照中央模式。典型的便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权责同构”现象——中央有多少部委,省里就有多少厅局,市里就有多少委办局,以此类推。这种下级与上级部门设置“一般粗”的情况,容易带来事权边界模糊。与此同时,尽管一些地方通过体制改革实现机构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但同时面临上级多个“婆婆”,出现部门间政策目标不一致的新矛盾。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