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专访IMF驻华代表:详解上调中国增速预测的原因

2017-10-24 09:08:1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今年以来,多家外资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中国今明两年增速预测0.1个百分点至6.8%和6.5%。同时,今年中国GDP全年增长6.5%的目标也将大概率超额完成。

各界关注的是,是什么力量促成了这股强劲的上升动力?如何能在中长期维持这一势头?

10月23日,IMF驻华首席代表席睿德(Alfred Schipke)、IMF驻华副代表张龙梅在交大安泰举行的“全球展望及中国经济”发布会期间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专访,详解了上调中国增速预期的原因。

“今年全球同步复苏,拉动了中国出口;此外,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取得进展,从外向型增长到消费拉动模式的再平衡已有所进展。”张龙梅对记者表示,未来消费、服务业将继续拉动经济增速,同时如果中国的增长能够继续降低对信贷的依赖,这将使中国能在中期保持可持续的增速,也不会有过高的债务累积。

上调中国增速预期背后

今年,内外形势都利好中国经济。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因为前三季度累计GDP同比增速已经达到6.9%,各大机构预计全年经济增长达到6.7%以上已成定局。

从外部来看,受到欧元区、新兴市场经济复苏驱动,IMF预计2017年和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3.6%和3.7%,较7月的预测均上调0.1个百分点。外需上升拉动了中国出口,出口增幅的扩大成为了今年GDP走升的重要贡献因素,今年上半年净出口拉动GDP增速0.3个百分点。与此对应,今年上半年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大幅反弹至8.5%。

“全球经济的乐观形势预计可以在2018年延续,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在2018年为3.7%,比2017年的3.6%还要高。短期风险平衡,但中期仍然有一些下行风险,例如地缘政治风险、政策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正常化等。”张龙梅称。

当然,依靠出口拉动的旧模式并不是中国增速提升的可持续动力,再平衡进程也正在持续。IMF为中国经济的再平衡进程设立了一个再平衡框架和再平衡记分卡,并认为近期中国在再平衡的进程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