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亚马逊、海尔如何把企业“做小”|如数家珍

2017-10-08 21:16:0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追求做大做强是企业生存的惯例,不过亚马逊、海尔却在把企业“做小”,通过内部创业小团队激发大企业的活力,不断寻找创新的空间。

亚马逊现在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企业之一,它已经不只是过去那个在网上卖书的公司,也不只是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商。看看智能音箱Echo多火、引发了对话式人工智能的风潮,就能感受它的热度。

过去十年,亚马逊的市值增长十倍。从网上卖书,到推出电子书Kindle,再到出品智能音箱Echo,亚马逊不断突破原有的边界。最近,亚马逊还收购了美国最大的有机食品零售商WHOLEFOOD(全食超市),甚至亚马逊已经有了自己的制片厂,还有自己的成衣品牌,还建立了云服务部门。过去七年,亚马逊占据全球云服务市场40%的份额,IBM、谷歌、微软合占25%的份额。

在此前的首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上, MLab(管理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米歇尔·贾尼尼认为,这些都说明亚马逊在孵化初创公司上的成功。

单在亚马逊网站下面,就有1000多个团队,每个团队都专注于“微服务”,与海尔的小微企业类似。如,在亚马逊上买一台洗衣机,会看到不同的项目,如定价、库存、二手、全新、延保等,所有团队一起工作,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这些团队都是跨职能的小团队,具备开发和运营职责,工作原则是“你(指员工)创建、你运营”。

员工可以自主决定创造什么、何时创造以及如何创造, 他们与顾客进行日常直接交流,这跟海尔“与用户零距离”的概念相似。亚马逊对所有团队的要求是,完成你的目标,同时团队之间要合作。团队之间通过SLA(服务水平承诺)和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互联。

亚马逊是肌体,团体是细胞,细胞可以复制,它是演进、有活力的整体的一部分。比如,亚马逊不是自上而下决定上马“云服务”业务的,而是中层提出“我们给员工、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他们从零开始。

大企业内部设立小型的创业公司,前提是它们关注的客户是谁、客户需要什么。

海尔旗下的雷神游戏本,便演绎了“三位80后用三年多的时间登陆新三板”的故事。2013年底,他们根据3万多条用户抱怨,开发了第一代产品,现在已迭代11次。经过多轮融资,估值从4000万元到现在12亿元,2017年9月7日在新三板挂牌。雷神小微主路凯琳的心得是,产品“无交互(指与用户沟通)不开发、无公测不上市”,这是铁律。“粉丝”还与雷神共创战队、直播业务。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