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为贫困户报销医保目录外费用,“顶梁柱”项目助力脱贫攻坚

2017-10-02 06:53:2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小病拖,大病扛,扛不住见阎王。”这曾经是贵州省习水县当地贫困户的真实写照。

不过,这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现在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今年9月5日,中国扶贫基金会来到习水县,为20多个乡镇的70多名扶贫和卫计干部开展了“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培训。

考虑到“顶梁柱”在一个家庭中的重要作用,今年7月,针对“顶梁柱”投保的保险扶贫项目正式启动,旨在为全国重点贫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公益性大病医保服务,习水县是“顶梁柱”项目的全国首个试点县。

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认为,“顶梁柱”项目针对贫困户中的主要劳动力,提供专属扶贫公益保险,在新农合、国家大病医保基础上重点保障贫困人口目录外的医疗费用,是对现有医疗保障体系的强有力补充,也是在为健康扶贫探索新模式、新方法。

“目录外”的费用

住院20来天,花了38804.7元。

这是压在贵州习水县农民张永能心头的重担。今年1月,为了贴补家用,他到离家不远的地方去打工,谁成想碎屑竟然飞溅进了左眼,当时眼睛就睁不开了。辗转了几家医院后,最后在遵义医学院得到了治疗。于是,就有了这笔沉重的负担。

受伤前,务农在家的张永能是家里的“顶梁柱”,种高粱成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年收入3000元左右。为了守着高粱地,方便劳作,他还特意把家建在半山腰。农闲时,他还经常外出打些零工,修路或扛石头。飞来的横祸,让他起码要修养1年半时间,于是,整个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还要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10年前,就花20万盖成村里少见的二层“小洋楼”,却因为三年前被诊断出肺腺癌,前前后后花了40多万。就这样,贫困山区里的“小康之家”一下子被大病掏空,还欠下了外债。这是习水县农民祁成勇的境况。

从十几岁开始,他就在北京、上海打工,建机场、搞装修。2009年,经济不景气,夫妻俩干脆回家生活。建好房子,奋斗了几年,又攒出十几万的积蓄。到2017年,祁成勇一共住了8次院,在遵义医学院接受化疗和康复治疗。这8次的住院总费用为11.6万多,其中自费费用为4万多,在“目录外”的医药费用有1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