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拆解美联储百亿美元缩表的“魔鬼细节”

2017-09-21 10:07:04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魔鬼总是隐藏在细节中。北京时间9月21日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正式宣布,被动式的缩表进程将于今年10月如期开启。对于这一符合预期的结果,仍存在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尽管短期影响不大,但缩表的长期市场影响值得密切监测。

五年缩表四成 等于三次加息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根据美联储既定的缩表方案,我们判断,本轮缩表将延续至2023年,表内资产规模和所持证券规模均将大致缩减至当前的60%。而这一缩减幅度的累积效应约等于进行三次加息。”

在今年6月发布缩表的详细方案后,美联储于7月随即更新了SOMA账户(美联储系统公开市场操作账户)的预测报告,依据既定的缩表方案,以今年10月为起点提出了三种可能的缩表路径。

在“高负债”、“中负债”和“低负债”的不同情境下,美联储的证券持有规模需分别降至3.5万亿、2.9万亿和2.4万亿美元。“我们认为,美联储缩减资产端的证券持有规模,是为了将负债端的准备金调整至合意水平,从而修复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能。因此,长期的最优证券持有规模应该盯住最优准备金水平。”程实对记者表示。

美联储相关研究表明,资产负债表正常化后,准备金规模的合意范围为0.1万亿-1万亿美元。若将现有准备金规模(截至9月13日)调整至合意范围的中枢,则表内的证券资产规模至少需要缩减1.81万亿美元,降至2.44万亿美元左右。因此,在三条路径中,“低负债”路径更符合当前实际,可以视为缩表路径的预测基准。

以此为基础,工银国际判断,本轮缩表将延续至2023年,共历时5年,总体缩表幅度约为1.85万亿美元,“瘦身”后的证券持有规模约为2.41万亿美元,表内资产规模约为2.62万亿美元,均约等于当前规模的60%。

更进一步,若将上述的基准路径拆解为月频步骤,可以勾勒出更为清晰的缩表进程,并推断出缩表的阶段性影响。据工银国际测算,若遵循美联储既定的缩表方案,从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表内证券资产较快下降,累积缩减幅度迅速达到6760亿美元;此后,下降速度大幅放缓,直至2023年4月累积降幅达到1.85万亿美元,完成缩表目标。如果美联储表内资产缩减6750亿美元,相当于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有鉴于此,预计至2018年10月,即缩表一年后,累积影响将约等于半次加息。至2019年7月和2021年6月,累积影响先后上升至1次和2次加息。整个缩表进程完成后,累积影响近似于3次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