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诺离开麦肯锡之前,有当时的同事认为她选择去盖茨基金会属于“职业自杀”,毕竟在一些人眼中,慈善是很“边缘化”和“没前途”的职业。
但在盖茨基金会工作了两年后,现任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的李一诺认为,盖茨基金会所做的事情,是最不像慈善的慈善。
在北京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写字楼里,第一财经记者专访了李一诺,解读盖茨基金会的慈善模式——解决问题。
催化性慈善
在很多的场合,比尔·盖茨都表达了一个相同的想法:相比微软给他带来财富的喜悦,盖茨基金会更大一些。这个由比尔·盖茨及其夫人共同发起于2000年1月的盖茨基金会,关注的是全球人类的健康。
当前,关注人类健康的慈善并非少数。据《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7)》,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69.9万个。其中社会团体33.5万个,基金会552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5.9万个。2016年,社会捐赠总量预期将达1346亿元。与2015年相比较,2016年社会捐赠总量增长率为10.7%。
“在中国,你问比尔·盖茨是谁,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你问盖茨基金会干什么的,很多人也知道是‘做好事儿的’。不过你再问盖茨基金会怎么做好事?99%的人都不知道。加入基金会后,我也越来越发觉,盖茨基金会做的‘慈善’和大家平日理解的‘慈善’很不一样。我每天的工作,从一定程度上讲,和原来在麦肯锡本质上有相通性,是做复杂问题的分析,做一线的调研,从专家那里学习,共同头脑激荡,制定战略,然后定预算,跟进项目执行,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善’和‘做好事’。”李一诺回想在基金会的这些日子时讲述道。
在李一诺看来,盖茨基金会的慈善是一种“催化性慈善”,重点在于驱动系统性变革,带动多方参与,建立跨领域合作,同时注重资源的杠杆效应,让慈善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益。
核心是解决问题
正是因为有着围绕“解决问题”而展开的驱动系统性变革的思维模式,盖茨基金会的款项每次都能扎实落地。
比如乙型脑炎是一种至今仍无法根治的流行性传染病,它通过蚊子传播,患者主要是儿童,约70%的感染者会死亡或遭受长期神经损伤。
为了找到低成本乙型脑炎疫苗,早在十几年前,盖茨基金会就致力于将中国的一款乙脑疫苗发展成为达到国际质量标准的产品。基金会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以及美国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开展合作,支持疫苗的临床试验。2013年,该疫苗成功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认证,成为中国首款通过该认证的疫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