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A股市场多只个股出现股价大幅下挫甚至“闪崩”,导致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个股“闪崩”的背后,是A股令人担忧的“无股不押”现状。
沪深证券交易所近期拟调整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则,业界指此举或不会给市场整体带来大的影响,但投资者仍需冷静观察,提防“踩雷”。
所谓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是指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证券质押,向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并约定在未来返还资金、解除质押的交易。
根据中国结算的数据,2014年至2016年,A股涉及股权质押的个股数量分别达到2554只、2792只、3008只,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截至今年9月11日,两市涉及股权质押的个股数量高达3305只,占比达98.5%。以9月11日的收盘价计算,A股中未解押股票质押市值达6.1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比例约为一成。
另据机构统计数据,A股单只股票质押比例超过50%的有122只,超过60%的有43只,超过70%的有8只。
伴随今年4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的频繁波动,“无股不押”暗藏的风险已经开始逐步暴露。洲际油气7月25日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广西正和质押给长江证券的8680万股公司股票因触及平仓线,被资金提供方平安银行强制平仓,质押股票将在六个月内被减持。这也成为年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因股权质押爆仓而被强平的首例。
除此以外,欢瑞世纪、科林环保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继敲响控股股东质押股票触及平仓线的“警钟”。九鼎新材、誉衡药业、双塔食品、尔康制药等数百家公司先后发布补充质押公告。
针对“无股不押”的风险,9月8日,沪深证券交易所联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7年征求意见稿)》。
此次规则调整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融入方不得是金融机构或其发行的产品,融入资金应当用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并专户管理;明确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出方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单只A股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
呼之欲出的“最严新规”,直指沪深股市令人担忧的“无股不押”现状。待在这一背景下,即将出台的新规会对大盘及相关个股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规避其中风险,无疑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