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连续13年获评A级,航天科技领跑动力来自创新(2)

2017-09-18 22:49:0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同时,持续创新也离不开人才,航天科技创新了人才发展机制,打造国家创新人才高地。

王占宇告诉记者,集团建立了高校毕业生、社会人才和海外人才“三位一体”的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建立内部人才市场,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

在人才激励方面,集团建立了多元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实施奖励,最高额度达100万元/人;还采取股权、分红权、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对骨干人才实施中长期激励。

让航天技术走进千家万户

为进一步深化产融结合,充分发挥产业资本在产业发展领域中的推动作用,航天科技于2006年专门发起设立了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航天投资”),加快推进航天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国民经济。

航天投资总经理张陶告诉记者,2016年以来,航天投资先后发起设立国资委第一只行业级基金——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以及囯创投资引导基金。

其中,国华军民融合主要投向国家重大专项、军民融合等项目。目前基金首批50亿元已完成投资,重点投向卫星宽带通信、再生能源等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国创投资引导基金则主要投向具备催生新经济、市场空间巨大的军民融合领域,如高铁装备、先进电网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并对量子通信、3D打印、机器人、高温合金、节能环保等一批中央企业优质项目进行投资和孵化培育。基金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中央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企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中央企业间及中央企业与其他主体间的协同创新,促进各类资本、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

谈及优势,张陶表示,航天投资联合相关中央企业、大型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等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设立投资基金,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引入了各方面的优秀基因和行业经验,构建了符合市场化要求的运作机制;在资金投向方面,航天投资立足航天,注重面向央企和全社会,初步形成了航天高科技和全社会高新科技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为航天高科技融入全社会、军民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