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丨罗氏:上海应建全球领先的生物医学中心(2)

2017-09-18 09:22:24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上海拥有丰富的研发资源。复旦大学、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在内的众多顶级研究机构为上海提供了一流的学术和研发资源。此外,包括张江国家创新示范区及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在内的研发科技园区的建设也为上海带来了研发所不可或缺的宝贵行业经验。

上海的创新鼓励政策正在优化。国家在加速药品审评审批改革、鼓励医药创新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近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有关临床试验、注册审批、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知识产权等多方面改革的征求意见稿,针对这些重要问题都提出了解决方案,极大的鼓励了医药行业的创新。

上海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数项挑战

上海的研发能力和质量相较于西方发达城市仍有明显的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上海有能力开展高质量临床试验的人员及机构有待增加。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医疗专家的主要精力依然是放在患者诊疗而非学术研究上,同时受制于一些政策因素,能够获准开展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也比较有限。在上海,有能力开展临床试验的公立医院比例只有大约不到10%。

第二,上海创新药物的早期研发能力不足。目前大多数在中国开展的药物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III期临床试验及以后阶段。这些阶段的试验主要是复制国外已经完成的试验设计,并且高度依赖于国外的早期研发成果。而真正体现科研精神、反映研发实力的I、II期临床试验和动物试验,在上海却鲜有开展。

上海的创新配套政策仍待进一步完善,以提升研发效率。具体而言:一是部分领域审批程序仍较为繁杂,例如针对跨国制药公司进行人类样本体外检验的审批流程冗长复杂,耗费大量人力及时间成本,且通过审批的成功率较低;二是部分领域缺乏配套的明确规定,例如海关清关时间不固定,降低科研效率。虽然上述政策并非上海市地方性规定,但作为中国一流城市,上海应考虑开展先试先行,引领全国在上述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上海需进一步加强教育体系与行业的连接。以生物医学产业为例,目前上海生物医学行业对研发人员的需求很大,但国内的医学教育范围通常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如何为患者治病,而忽视临床研究。大学生在医学院里所接受的教育通常没有机会接触临床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的训练,而这些训练是美国等发达地区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