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金砖国家厦门会晤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金砖合作将开启第二个“金色十年”,围绕经济务实合作这条主线,在贸易投资、货币金融、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创新和产业合作等领域拓展利益汇聚点。9月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厦门宣言》,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达成共识,成立专门工作组推动PPP合作,其中提到,“我们强调加强金砖国家财金合作的重要性,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满足金砖国家发展需要。我们注意到金砖国家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达成共识,包括分享PPP经验,开展金砖国家PPP框架良好实践等。我们认识到金砖国家成立临时工作组,就通过多种途径开展PPP合作进行技术性讨论,包括如何根据各国经验利用多边开发银行现有资源、探讨成立一个新的PPP项目准备基金的可能性等。”在中国对外开放新的历史篇章下,京沪进一步经贸合作的探索也提上了日程。
9月9日,由财政部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北京大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于举行。在京津冀合作、雄安智慧新城的蓬勃发展中,北京在贸易、金融等领域的腹地和空间都获得了更大的拓展。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非首都功能正在逐渐疏解,长期集聚的金融业大量信息技术、人才和产业力量,以及同时带动的IT、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正在向一些阳光地带辐射。
北京和上海的贸易金融业都很发达,但研究表明,其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性:北京的贸易金融业与宏观因素的结合度更为紧密,例如受到人均GDP增长情况的影响比较显著;而上海的贸易金融业则更容易受到工业增长率等中观、微观因素的影响。两地贸易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与两地不同的城市功能、经济发展腹地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而其中又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总体上看,北京以贸易金融为代表的服务业内部融合发展比较成熟,“智化”、PPP等前沿、创新趋势日益旺盛。上海是中国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市场化程度高。近年来,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自贸实验区,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离岸人民币市场建立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也力求成为债券市场开放的试验田。金砖五国本月的峰会也在探索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审计跨境监管的等效,推动金砖国家之间发行债券的互联互通,奠定务实的专业性基础,促进共同融资。如何更好地优化政府与市场在新的开放格局下的经贸关系,京沪两地进一步加强深度合作无疑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