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林毅夫团队万字回应吉林报告争议后,田国强要求其道歉(2)

2017-09-14 09:23:27    田国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参与评论()人

学术讨论和政策研究都是非常严肃的。《吉林报告》本身就是一个公开的征求意见稿,对于他人提出的正常学术商榷与政策批评意见冠以“攻讦”二字,哪里还有征求意见之胸怀?这种态度不仅对我这样,对许多学界、政策部门及其业界的专家和人士从不同角度提出众多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大多采取否定的态度。大家为什么关注这个事?因为政策是有巨大正或负外部性的,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像东北振兴办公室原主任张国宝、原副主任宋晓梧等,都是一辈子做政策研究的,对东北的情况应该是非常了解,也都出来发表看法了,对报告给出了建设性的批评建议。我在8月25日的《对林毅夫教授用新结构经济学给吉林省开出产业政策的几点看法》(简称《几点看法》)一文,主要表达了两点看法。

第一,仅对《吉林报告》中要打造五大具体产业集群中的轻工业短板要补上的建议提出了质疑,并没有对《吉林报告》一竿子全打翻。也没有说不应该发展轻工业,只是完全从学术的角度认为,如果政府去主导,“无论是从信息、外部性、激励、效率、公平、风险,还是从改革及其治理的任何一个方面来看都有问题”,并且我也是善意提醒不能有漏洞:“报告中也提了许多其他建议,即使那些建议都是正确的,只要有一个政策建议不妥,人们往往就会对整个报告的科学性、严肃性、可操作性打上问号。”

第二,对他们的看法:“在新结构经济学看来,外商投资较低的根本原因不是营商环境差而是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导致的投资回报率低。”我表达不同意见:“我对投资回报率低原因的看法正好相反。如果只谈发展,只谈政策,不谈改革和治理,是很难让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不解决和有一个基本、基础的元制度环境,是很难激发人们创业创新、产生出工业革命、企业家精神和毁灭式创新的。”提出这样的看法,都是严肃的学术话题,又有什么问题呢?

2、我对“产业政策”一概否定吗?

特别不可思议的是,明明我众多文章写得清清楚楚,《总结》一文竟然歪曲说以我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一提起‘产业政策’就一概否定”。这简直是对我极大的歪曲、诽谤和贴标签。事实是这样吗?

我仅在9月6日跟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一道接受《新京报》记者的专访中就多次提到过产业政策必要性。列举如下:1)“解决东北经济问题,并不是不需要产业政策,任何国家和地方都需要和有产业政策,但不能过度”;2)“政府对那些具有巨大正外部性的行业,需要发展的新兴行业,影响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国家安全的行业(不能仅用经济效益来衡量),这些都是市场失灵的地方,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如制定恰当规则、制度或适度的产业政策,甚至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以补齐短板”;3)“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东北经济也需要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甚至是适度输血,但这都只是过渡性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