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启动 建立四种资金渠道

2017-09-11 14:50:50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20多个国家及欧盟、国际组织等10日联合启动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以增进互信、凝集共识,促进各国加强合作,形成推进“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的强大合力。

当日通过的《“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确定了机制目标、机制参与方、机制框架、合作方式、资金筹集和使用以及机制发展战略及执行评估等内容。在资金方面,成员国共同探讨了四种资金渠道建立方式。但具体内容尚未公布。

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今年出台的《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引导各方资金为绿色"一带一路"造血输血。

《指导意见》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一带一路”绿色项目按程序申请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支持基金等现有资金(基金)支持。发挥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现有金融机构引导作用,形成中央投入、地方配套和社会资金集成使用的多渠道投入体系和长效机制。

同时,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引导、带动各方资金,共同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造血输血。继续通过现有国际多双边合作机构和基金,如丝路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等对“一带一路”绿色项目给予积极支持。

科技部2016年公布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显示,“一带一路”沿线陆域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森林、草原、农田等生态系统多样,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区域差异大。

六大经济走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载体,走廊沿线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对“一带一路”建设有重要影响。监测结果显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中国-中亚段2240公里穿越荒漠区、360公里穿越天山山脉,西亚段820公里穿越荒漠区、1400公里穿越山区。“中巴经济走廊”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北段约940公里穿越海拔普遍高于4000米的喀喇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南段的巴基斯坦南部全长约490公里穿越干旱和荒漠区。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土地荒漠化是荒漠地区人民贫困的主要根源,贫困又导致过度利用,加深荒漠化程度。目前,中国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全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沙区。沙区是中国生态治理的难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