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瞄准技术、策略安全困局 机构扎堆进军私募智能服务

2017-09-07 10:30:0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规模逼近10万亿的私募基金行业,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服务需求,如策略安全、交易基础设施、合规的程序化交易通道。巨大的市场空间,正在吸引券商、行业第三方平台“竞折腰”。

公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底,私募行业管理基金规模已达9.95万亿元。随着行业的发展,私募基金在投研、交易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越多。但相对于公募,除了资金之外,私募基金能从金融机构获得的服务并不太多。

看到这一市场机会,已有券商开始行动。万和证券近日宣布,其开发的掘金资金支持平台正式上线,为私募基金提供数据分析、模型回测、策略编程等,进行仿真、实盘交易等量化解决方案。同时,万和证券还专门设置了种子基金 。

据万和证券资产托管部总经理李春良介绍,该平台十一个开放平台,通过提供策略数据、研发、运行、存储等服务,保护量化投资的策略安全,以及合规的程序化交易通道。种子基金则类似于FOF基金,以共同投资的方式,将资金分散投资给合适的投顾。

无独有偶,除了券商等金融机构外,一些行业第三方平台,也纷纷涌入这一领域,为私募基金提供投研、资金、基础平台等服务。如金斧子就介入私募FOF资产端进行运作,而私募排排网则在私募FOF投研端进行布局,主要提供私募基金测评、报告、私募FOF组合筛选跟踪管理、核心私募投顾池等服务。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量化私募的发展,策略安全问题已成为私募关注的重点,为降低风险,量化多策略正成为越来越多的私募的选择。人才正成为量化投资发展的一大制肘因素。

“量化投资虽然发展迅速,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某私募投资总监说,目前,量化投资的数据以股票为主,非结构化数据未得到充分应用,大数据计算能力不足,云基础设施使用尚未普及,而且大量精力消耗在策略调优上。

东吴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葛勇也认为,未来量化将基本面化、科技化,量化方法与金融市场基本面结合,将基本面数据量化并运用到模型中,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元素,将大量运用到投资领域,量化策略、产品会越来越复杂,盈利难度也将逐步加大。

“数据加工难、策略开发与运行监控难、多账户多策略管理难、资金募集难,是量化投资的四大难题。”李春良说,券商外接信息系统被监管禁止后,量化交易自动下单,就成了行业性难题。该平台通过提供策略数据、研发、运行、存储等服务,保护量化投资的策略安全,并提供合规的程序化交易通道。

不仅是量化基金,风靡一时的FOF基金也面临困境,过去两年也不尽如人意。行业第三方数据显示,2015年,私募FOF共计255只产品,43只实现正收益。2016年,私募FOF合计357只产品,69只实现正收益。截至目前,私募FOF规模超过1600亿元,成立满半年的323只私募FOF上半年的整体平均收益率为1.36%。如何实现资金、投顾的良好匹配,也是FOF基金存在的难题。

李春良说,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散户机构化是中国资本市场主流发展趋势,稳健收益的产品无疑是首选。量化、FOF都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还在通过复制国外经验,进行基础功能构建。但在国外体量巨大的量化投资和FOF,在中国的潜力同样不可小觑。

“机构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是FOF发展的三大趋势。”私募排排网负责人李春瑜表示,机构基金将会成为FOF的主要资金来源,机构投资者占比也会远超过个人投资者; FOF机构除了需要专业的团队,专业工具也必不可少,最终能在FOF领域存活下来的,也将是有一定规模的机构。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