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并购催生万亿商誉规模黑天鹅 谁将成为下一个地雷?(附股)

2017-09-04 09:05:00    红刊财经  参与评论()人

近年来,资产并购之事愈演愈烈,多家上市公司短期业绩暴涨的“神话”均因并购而来。对于一些小公司或业绩不佳的公司而言,高溢价外延式并购已经成为他们保证利润增长和做大市值诉求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同时并购标的业绩变脸也是防不胜防的,大量商誉减值现象的出现使得部分公司业绩出现暴跌,直接拖累了二级市场股价表现。商誉减值已经成为很多上市公司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并购催生万亿商誉规模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30日,A股公司半年报披露的商誉总值共计1.18万亿元,相较去年中期的8499.61亿元的商誉总值,同比增长超过了39%。

在拥有商誉的上市公司中,中国石油在报告期内的商誉规模最大,高达459.16亿元;美的集团、潍柴动力、青岛海尔、中国平安、广汇汽车等11家上市公司的商誉规模也均超过100亿元,另有290家公司商誉超过10亿元。从近半年商誉变化看,唐德影视的商誉规模增长幅度最快,截至今年6月底,唐德影视商誉资产共计1455.69万元,较去年年报的商誉数据暴增2922963.45%,增幅位列第二名的安图生物则形成商誉1.65亿元,较去年年报暴增510422.17%;同时还有海联金汇、飞马国际、国药一致等13家公司的商誉也均暴增百倍以上。相比之下,在资产端和利润端方面,金利科技的商誉却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80.27%。

《红周刊》记者了解到,导致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商誉规模明显增长的原因基本在于并购的落实,如安图生物的商誉之所以在今年上半年出现暴增,就是因为其以近10倍的溢价收购百奥泰康75%的股权。

我们知道,商誉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并购标的在未来能够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商誉也是把“双刃剑”——从资本市场过往的案例来看,在商誉暴增背后的高溢价收购往往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在业绩承诺不达预期的背景下,商誉减值日渐成为一些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黑天鹅”。如在2016年年报发布期间,二六三上市6年来业绩首亏的原因就是计提商誉减值致净利减少了3.55亿元。

商誉减值“黑天鹅”频现

关键词: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