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多地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专家建议梯度发展(2)

2017-09-01 14:09:0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就在两天前,《广州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已顺利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即将印发实施,这是中国一线城市中首个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方案。

根据方案,广州将重点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互联网,加快构建以高世代面板和新型显示为核心的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体系和产业链,打造“世界显示之都”,到2019年底,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

过去几年,广州力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正在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广州开发区和增城已经落户了多家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如富士康、泰斗微电子、润芯、兴森、京信通信、杰赛科技、海格通信、中海达、南方测绘等。

不止是广州,自从被国务院确定为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全国各地都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

第一财经记者整理各省“十三五”规划的相关文件,据不完全统计,陕西、四川、吉林、浙江、黑龙江、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天津、湖北、山西、江苏、内蒙古等均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列为重点或支柱产业,只不过在细分领域略有差别。

2016年底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薄弱环节实现系统性突破,总产值规模超过12万亿元。

对此,尤政表示,不同的地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需求和条件也不一样,可以“梯度发展”。比如,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拥有雄厚的资金,可以发展一些更前沿、将来可以领跑的一些技术,西南地区则可以先发展满足当地需求的技术。

“任何一个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没有人才,没有工业基础,想做其实也挺难的。”尤政说。

尤政认为,总体来看,中国想要发展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创新链要建立起来,也就是把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做好;二是产品链要做好,要适应市场需求,完善反馈机制,做好从原材料到消亡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三是要各司其职,高校就注重基础开发,政府就提供公共条件和制定标准,企业做好科研成果转化。

“我们国家以前比较重视系统,基础的技术没有跟上,而只有基础做好了系统集成才能更好地体现效果。现在我们意识到了,基础技术由国家、国企来做。”尤政说。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关键词: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