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周其仁:深圳香港创新能力超硅谷 高频互动是秘诀

2017-08-31 09:02:50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新经济学的‘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创出来的。创新也不是锦上添花的事,而是没有创新就走不出去。”8月30日,在2017中国未来经济论坛之“一带一路”新经济展望(下称“2017经济论坛”)的主旨演讲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这样开场。

他表示,天下没有一条成功的路可以一直走下去,而中国像此前那样的高速发展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不创新就没有出路。

周其仁提出,全球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其中富裕国家的资本因全球化而变得更加稀缺,富国科技也因全球化而实现了市场扩展。但由于金字塔底层的人数众多,富国开始承受过去从未经历过的竞争压力,失业率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率高企,与此同时,国内收入分化加剧,平均收入增长减缓;穷国则因为劳动力与资本、技术的结合,再加上学习曲线的上升,逐渐在全球竞争舞台上展示出了比较优势,因而出现了总人数可观的中产阶层以及得到先机的高收入阶层,平均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富国。然而,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内外部都遇到了新的约束条件。

“全球竞争的顶端还是在发达国家手里,到今天我们还没办法和他们平起平坐。”周其仁说,全球竞争仍然是三明治的结构——G7(七国集团)仍然拥有独到性的优势;而中国却面临成本优势渐失,独到性优势尚缺的问题;另外印度和越南等国家则较中国更显出成本优势。

那么,出路何在?周其仁表示,成本曲线注定降了再升,但可以通过创新不断新建成本曲线,从而实现曲线不断向右下方推移的效果。

周其仁说,对美国老工业基地的访问让他重新理解了工业革命的历史,机器取代人并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人类有这个想法并且实现了,这其实是经济增长的本源。

他提出,未来提升品质的路线有三条:第一,创造顶尖的享受,比如为皇家提供极端奢侈的产品与服务;第二是生产大众可及的产品与服务,比如吉利剃刀、福特模式和中国制造;第三是不断从第一项中选出第二项,并把第一项的产品和服务做成第二项所说的大众可及,比如苹果和小米。

创造是一项全民活动,成千上万的人都为创新做出过贡献。而创造是执行,绝不只是灵感。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想法才可以转成创新的行动?周其仁比喻说,需要一锅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