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银监会于学军:金融风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2017-08-24 20:02:0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截止去年末,中国广义货币M2达到155万多亿元,是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的3.8倍。2016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规模达到232万亿,而2007年末约为53万亿。“九年翻了4.4倍,膨胀速度惊人。”8月24日,中国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2017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指出,中国金融风险面临前所未有复杂局面。

他表示,因为中国货币信贷数据均大幅超过同期的经济增长率,致使中国的经济货币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即M2与GDP之比),由2007年末的1.51倍快速上升为2016年末的2.08倍,即M2的年末余额是当年GDP总额的2倍多,这在全球大经济体中早已“一骑绝尘”。

货币信用巨额增加

于学军表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长期持续的货币信用巨额投放,是金融风险积累的重要外部环境。

为了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冲击,当时中国政府紧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刺激性经济政策,旨在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拉动日渐乏力的经济增长。这当中,最出名的就是“4万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同时,为了配合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将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由初期的17.5%连续下调为15.5%,中小型商业银行则进一步下调为13.5%,分别下调2和4个百分点,在短期内释放了大量流动性,致使货币信用巨额增加。

以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为例,当年猛增10.5万亿元,增长幅度达到了33%,而在此之前每年的贷款新增额最多(2008年)未超过5万亿元,2007年则未达到4万亿元。这就意味着: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为了刺激国内的经济增长,2009年的贷款新增额约为以前年度的2-3倍。而之前的2002-2008年也正是中国经济增长出现过热、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并施以紧缩性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时期。

除了巨额的放贷行为之外,还体现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表内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当年猛增3.3万多亿元,也是2008年新增额的2倍以上。2009年我国广义货币M2猛增27.7%,狭义货币M1更是剧增32.4%;而2009年社会融资总规模几乎比上年翻了一番,增长99.3%,全年达到13.9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