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资金面或有持久战:超额准备金率可能已降至1%左右

2017-08-23 09:21:42    中国证券报  参与评论()人

本周初资金面又现紧张,令货币市场参与者愈发担忧,8月中旬这场出乎意料的资金面“旱情”将会持续更长时间。这次资金面收紧的主要触发因素是缴税,但症结还是超储率偏低。据机构测算,在月中缴税缴准时点上,超额准备金率可能已降至1%左右。低超储致使流动性稳定性下降,且预防性需求上升,在去杠杆风险未出清、机构对资金需求刚性的情况下,易引发流动性反复收紧。

机构认为,在央行“削峰填谷”的支持下,资金面紧势不会持续太久,但流动性稳定性的有效提升有赖于超储率的回升及杠杆率的下降,鉴于9月(季末月)将至,且到期同业存单不少,后续资金面波动可能在所难免。

  “花式借钱”重现

8月以来,资金面一波三折,月初短暂吃紧,随后恢复常态,但一进入下半月,资金面再度“变脸”,流动性持续紧张,交易员四处“跪借”,各种“花式借钱”的段子层出不穷。尤其是15日、16日两天全天紧张,机构借钱无门,令“钱荒”一词重回公众视野。即便从15日开始,央行明显增加流动性投放,资金面紧势也直到17日午后才有所缓解;18日,资金面继续好转,供求基本恢复均衡,市场情绪开始平复,但好景不长,本周伊始,紧张局势卷土重来。

据交易员反映,本周一早盘大行融出不足,资金面略紧,OMO数据出炉后,机构预期转紧,资金需求上升,供求压力加剧,直到下午4时左右,资金面也未见松动。有机构继续“跪借”,一天的交易在“求钱若渴”的氛围中逐渐落幕。

交易员称,原以为随着上周后段资金面好转,这波“旱情”就过去了,没想到周末一过便杀了个回马枪,让大家措手不及。

22日,流动性早紧晚松,总体均衡偏紧。华南某券商交易员称,昨日早盘资金面继续紧张,借是能借到,就是贵,非银融入7天资金的价格大概在4.8%-5%,上一日还在4.2%、4.3%,隔夜资金也不便宜。某银行交易员称,早盘大行闭门不出,价格继续飙高,与可以借贵钱的非银相比,一些中小银行受制于价格上限,融入压力较大,午后有大行融出一波,紧势应声缓和。

22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存款类机构)多数继续走高,隔夜利率(DR001)下行约8BP至2.79%,7天利率小涨1BP至2.89%,14天至两个月品种也全线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