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比特币有价值有信用,但离“钱”还很遥远(4)

2017-08-21 22:02:04      参与评论()人

因此,如果将比特币视为已生成的特殊数字,要找到这一数字,就只能通过正向计算,而无法通过逆向演算取得。

杨晓晨表示,这就构成了比特币的运算方式,它可以解释刘涛等“矿主”为何在大山深处夜以继日、不辞辛劳地操控计算机及其芯片来挖矿。

刘涛“挖矿”的过程便是寻找一个随机的数,使得这个数字与新区块的交易信息一起通过SHA256数列产生新区块的过程,从而获取“比特币”作为这一辛苦工作的奖励。通俗地讲,这些数列类似于纸币的“序列号”。

如果刘涛的计算获得了成功,那么刘涛提供的区块很可能真实可信,因此货币作假几乎不可能,成本甚至远超计算的时间成本。

与此同时,全网其他节点在接收作为计算结果的“新区块”时,会对其中包含的所有交易数据进行检验,以确保真伪。

虽然比特币没有“信用担保”,但比特币的算法决定了获取这一劳动成果必然付出“劳动”,而且其劳动的性质绝非“欺骗”,因此,比特币通过前者获得了“价值”,又因“无法作伪”产生了“货币信用”。

问题来了,比特币能否作为“钱”来使用呢?

安全性:被盗后取证调查非常困难

由于比特币属于互联网体系下的新型信用体系,能否保证它具有“钱币”的安全性呢?

回到本文刚开始的话题,即“全网计算能力”是否可以达到某种“量级”,伪造比特币呢?

杨晓晨对此的解释是,要想伪造比特币,需要经过全网所有用户的检验,但一方面,因为越来越多的计算设备加入,比特币的全网累积计算能力也水涨船高,而另一方面,全球最先进的大型计算机距离超越“伪造”要求相差遥远。

他强调,伪造的能级为51%,即需要有人发明超越全网总计算能力51%的计算设备才能实现,而这几乎不可能。

杨晓晨表示,在理解比特币概念的6个要素中,“公开密钥体系”和“交易方式”可以用来解释比特币的安全性。

他认为,比特币采用的是分布式密钥,与传统密码相比,后者的密码设置层级中只要有一个层级被突破了,剩下所有的层级都形同虚设,极易导致信息泄露。

“区块链由于没有中心化数据库或网管,采用纯密钥式的管理,尽管个别密钥的丢失无法解决,并且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找回,但只要自己的密钥不出问题,信息就不会丢失。”杨晓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