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他用12天制造了2.5吨石膏的柔美奇观,又让它们崩塌消失

2017-08-21 12:43:1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逗留,2017年。塑料布,金属,木材,压钳

当你站在10米长、4米高的巨型装置“逗留”面前,恐怕要忍不住伸手去触摸——它看上去如此松软,像一捆满溢得几乎要胀出来的白色气囊。其实,这是一件重达2.5吨的石膏。

美国艺术家伊恩·麦克马洪在最热的日子里来到北京。他花了12天时间,每天十几个小时都待在798艺术区,闷在展厅里一点点地制作出“逗留”,作品名字显现出重要的隐藏信息:它并不会存在太久。

这件占地十米长的装置,被建筑工地常见的钢管脚手架围合出一块区域。当你走近看,会发现气囊的外表仿佛静帧画面,即便是在展览开幕式人来人往、气流攒动的情况下,表面哪怕一丁点儿皱褶都没有随之晃动。观众通常会感到困惑,它可能并不是看上去的那样柔软。的确,“逗留”是用石膏制成,薄厚如蛋壳般的空心石膏被限止在金属制框架结构内,呈现柔软的波浪状。

气囊的外表仿佛静帧画面

在艺术家网站上,有个延时摄影的小视频展示了这件作品的搭建过程。首先他们把巨大的塑料气囊放入框架,给它充气直到膨胀到满溢出来。然后创作者从一个特制的不断补充气体的入口进入气囊内部,在里层喷涂石膏浆液。等待一段时间浆液凝结成为完整的脆壳,然后再从外部把塑料小心地剥除掉。

但是直到此时,作品还没有完成。最后一步,也是艺术家最为重视的部分:展览结束之时,它会被敲碎、拆除,尘归尘、土归土。

出生于纽约州伊萨卡的年轻艺术家麦克马洪在发现石膏之前,先迷上的是黏土。“给黏土塑形、放进窑炉里烧制,看着它产生各种无法预期的变化,再看着它如何随着时间而老化、坍塌,这个过程让我觉得无比有趣。”在接受采访时,麦克马洪说,他尤其喜欢黏土产生裂缝、而后龟裂的样子。

当他还在学校的时候,曾与某个公司达成协议,请他们赞助一万磅的粗黏土供自己和同学们创作。作品完成并且展出过后,回赠给公司,任由其买卖处置。

很快,艺术家就不再满足于黏土这一种材料,他发现了石膏的魅力:脆硬、美丽,因添加水分可以展现出许多奇观。

“垂帘”是他发现新材料之后的代表作品:那是两扇从空中悬挂落至地板的大窗帘,近六米高。艺术家首先垂挂起塑胶材质的幕布,然后往上面一层层地喷石膏浆液,直到石膏本身足以支撑起全部重量,最后小心地剥除原先的塑胶布。人们来到展览现场,会看到逼真的细节,皱褶仿佛在引诱着你想象那本应该柔软的材质手感——可是现实却是脆弱的。

垂帘,2016年

麦克马洪实施最后一个创作步骤才算是最终完成了作品,一根高悬的钢管被他当众拉下来,随着重力在空中划过流畅的弧线,完美无缺地敲击在石膏幕帘上。爆碎坍塌的瞬间,跟着是观者长舒的一口气。

“我喜欢石膏,同时也喜欢它极其易碎这个特点。因此干脆让所有作品都只存在短暂的时间里好了。”艺术家这样说。

“作品只能在这个空间现场创作和暂存,崩塌和消失是作品的一部分。具有戏剧性和探求物质本质的破坏瞬间,挑战了人们对’艺术品永恒’以及’场地永恒’的固有印象。”北京的展览前言中这样评论道,“伊恩·麦克马洪的石膏装置作品挑战的就是观众对于物质永恒存在的考量,他造了一个指向消亡的短暂存在,预示人必将理解过往和短暂。把最初的明显的陈述转变成沉思和哲学的探究。”

这件作品与艺术家其他三幅与此相关的画作一起,正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二空间群展“无幕可落”展出,展览将持续至9月16日。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吴丹
关键词:当代艺术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