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重拾次贷危机|中国的反危机历程:从率先复苏到维护金融安全

2017-08-10 15:52:44    简容  参与评论()人

时至今日,我们的重点除了一以贯之的“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之外,还有一个新变化(或者是新认识),那就是由危机初期“率先实现复苏”的自信转为当前对“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视,但稳定增长和金融安全之间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权衡。

在危机时期权衡甚至是“左右为难”的同义词,未来我们还将面临很多这样的“成长烦恼”。因此,反思刚刚过去的十年反危机经历,就显得有一些现实意义,限于篇幅和能力,本文反思仅仅聚焦于金融领域。

1.本次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运行的特殊之处

中国经济在本次危机中的恢复,依靠了大量的金融活动,这也是造成GDP名义和实际增长间差异的主因,反映出如果金融活动的增加,不能通过资金配置效率和财富效应,最终渗透到分配领域和生产消费领域,GDP实际复苏进程会很慢。

自1994年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确立以来,中国经济先后历经两次大型外部危机冲击,依次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客观讲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正是在反危机应对过程中快速完善起来的。

注:将1996年和2007年的GDP均设定为基数1,然后分别按照GDP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对两次危机自爆发以来的10年数据进行相应换算,其中2017年数据为估算值,即GDP名义增速为11%,实际增速为6.8%

通过比较,中国经历的这两次危机差异很大,仅有一处类同——危机10年后,名义GDP扩张了两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GDP的名义和实际增长轨迹基本是重合的,自2004年两者才开始呈现逐渐分离的态势,即危机爆发后的第8年,经济运行中的价格因素已发生明显变化——2004年GDP平减指数为7.7%,CPI增幅为3.9%,PPI增幅为6.1%,换而言之,经济已经完全从危机中恢复,趋势上已经趋向繁荣。

本次危机不同之处在于,中国GDP的名义和实际增长轨迹仅仅重合了两年后,于2010年就出现了明显的分离,同时实际GDP增长轨迹始终处于亚洲金融危机轨迹的下方。理论上,GDP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间差异的原因基本就是价格因素,即GDP平减指数。但本轮危机期间,除了2010年和2011年价格出现小幅跳升之外,2012年至今包括GDP平减指数、CPI、PPI等在内的各类物价指标并没有明显持续上升,PPI甚至还出现了连续五年的负增长。因此,仅单纯依靠数据表面的价格因素无法解释本次危机以来GDP名义和实际增速间的差异。

1234...全文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