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芝麻开门,企鹅杀到

2017-08-10 01:02:2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赶在“8.8无现金日”前,酝酿已久的腾讯突然出手,正式上线“腾讯信用”,至此“社交人脉”也能评估信用了,不过目前仅QQ超级会员可以查看自己的信用分,而成为QQ超级会员月费为20元/月。

据腾讯QQ支付一位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腾讯征信业务在腾讯是独立的一块,不属于微信也不属于QQ,在财付通的FIT团队。”腾讯FIT全称腾讯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2015年腾讯将互联网金融明确为战略性业务之后,整合旗下的支付、理财、金融数据等业务,成立了腾讯FIT。

借助社交优势,与微信、QQ结合起来,双品牌卡位成为腾讯区别于阿里的打法,“财付通是微信支付和手Q支付的底层,可拿支付数据以及腾讯的其他数据作为征信的参考。超级会员作为数据源之一,既可参考又与业务有联动,可视为推广的一个试点。”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为何此时上线

事实上,早在2015年央行点名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八家机构名单中腾讯信用、芝麻信用就位列其中。时任腾讯财付通征信总经理吴丹曾表示腾讯信用已经开始在QQ会员中内测,并将在未来几个月上线,但直至两年后该产品才真正露面。

与阿里高举高打、高调宣扬芝麻信用不同,腾讯在个人征信方面表现尤为谨慎。“阿里芝麻信用一些营销活动被央行叫停,腾讯处于观望态度,观察监管的态度。”一位第三方征信公司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

另一层原因在于,虽然腾讯用户基数最大,但掌握最多的并非交易数据,同时大量社交数据私密性高,存在法律风险。据悉马化腾曾认为,“这样的产品,不就是买卖个人数据吗?”随后便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要求产品停止开发。

在去年上海一场互联网金融峰会上,腾讯征信新帅郑浩剑曾指,数据割裂以及用户隐私保护是当下征信面临最大挑战,“腾讯征信宁愿慢一点,但必须在用户隐私保护方面打造起一张坚固的保护网。”

在去年腾讯“云+未来”峰会上,马化腾曾提及“腾讯会把每一个用户的信用长期是记录下来的,这对未来整个云端所有的生态合作伙伴,使用和接入这些用户的时候,就有一个更安全的基础。”

加大与阿里巴巴在场景上的争夺,则被视为腾讯开发信用评级系统的直接原因,在过去的两年,阿里芝麻信用已经与租车、租房、共享单车、酒店、婚恋、学生服务等领域展开合作,覆盖多个应用场景。通过场景丰富大数据,精准用户画像,再反向指导线下场景,嫁接更多商户和服务,腾讯自然也想从这一巨大市场中分一杯羹。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腾讯此刻上线腾讯信用也是希望在“信联”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在个人征信牌照下发遇阻的情况下,包括首批个人征信试点机构中的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以及百度、网易、360等相关机构欲携手另辟蹊径,打造个人征信机构“信联”,实现对互联网金融和小微金融个人征信的全面覆盖,该机构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进行牵头建设。近日有消息称“信联”机构筹建已进入实质阶段,平台架构搭建已开始运作。

侧重社交数据

与芝麻信用的核心数据是电商数据和及支付宝数据不同,社交数据是腾讯的天然优势。

根据官方资料显示,腾讯信用分包含社交、安全、消费、履约和财富五大指数,最低300分,最高850分。在QQ和微信成为中国人主要社交软件的情况下,社交行为和人脉关系会直接影响个人信用情况,包括社交行为是否健康、个人朋友圈影响力以及好友的信用情况等。

消费指数则包括阿手机QQ、微信支付行为,例如购物、缴费等场景的行为和偏好。财富指数则包含个人资产情况,例如各类资产的构成、理财记录等。同时提供的个人信息是否准确、账户安全性是否足够高,以及是否经常更换联系方式也被纳入安全指数当中。

在算话征信CEO蒋庆军看来,“QQ及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均达到8亿,拥有庞大的数据优势,腾讯信用分的上线使得其可以在多个场景和芝麻信用分进行对抗,为腾讯产品在一些场景的落地提供抓手,同时也丰富腾讯整个商业体系和生态价值。”

但相较芝麻信用而言,目前腾讯信用分上有价值的应用场景还比较有限,腾讯信用外部合作商家分为两大阵营,金融机构和生活服务机构,可以实现的用户特权包括现金借贷、申请光大银行信用卡、手机保修免验机、车险免费分期等服务,其中最令人期待的摩拜免押金骑行服务目前尚未开通,日前摩拜已经于小程序推出新用户免押金活动,同时腾讯信用公号也于近期推出了送摩拜月卡活动。

监管的质疑

这场信用分之争究竟谁会胜出,在蒋庆军看来信用分只是其各自生态体系中某几个数据维度的一种评价,只会影响用户使用谁的产品更多,巨头之争并不能争出一个征信体系。

蒋庆军认为市场中不少人混淆了信用分和征信的区别,征信是债务人的债务信息归集和共享,信用是一个人对债务的还款的意愿和能力,征信是记录行为,不加任何主观判断。

这也是今年5月份,在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曾指出,“8家进行个人征信开业准备的机构目前没有一家合格。”的原因。

其一,这些机构依托某一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发起创建,在业务或者公司治理结构上不具备或者不具有第三方征信独立性,存在比较严重的利益冲突。其二,机构都想追求依托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闭环,这样在客观上就分割了市场的信息链,而且每家的信息覆盖范围都受到限制,因为信息不广、不全面,如此带来产品的有效性不足,不利于信息共享。

其三,这些机构对征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规则了解不够,而且也不太遵守,在没有以信用登记为基础、数据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各自掌握的有限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评分并对外使用,存在信息误采、误用问题。

这些原因也是“信联”诞生的背景。但征信的特质也决定了这是一个注定不会有太多玩家的行业,阿里和腾讯都在为这场战争争取砝码。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彭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