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正视农民工市民化三大矛盾

2017-08-07 21:02:0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但是,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日前公开表示,各地特别是外来人口较多地区的实际落户进程仍不及预期。宏观统计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7.35%,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1.2%。笔者认为,必须正视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三大矛盾。

大城市疏解人口政策与农民工更倾向于流向大城市之间的矛盾

当前我国人口管理政策是,“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意味着,只有在建制镇和小城市层面,农民工就地市民化才不存在任何障碍。除此之外,农民工流入的城市规模越大,农民工就越难就地市民化。

然而,现实的尴尬在于,农民工就地市民化越容易的城市,对农民工流入的吸引力也越小,遑论让农民工落户定居。由于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的“主力军”,不妨先看看流动人口的状况。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约四成的流动人口居住在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约17%的流动人口居住在较大城市,而仅有约10%的流动人口居住在完全没有落户限制的小城镇。

而且“六普”之后,流动人口向大城市持续集中的趋势越发明显。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由于特大城市的收入水平高、公共资源丰富,前十位的城市集中了1/3的流动人口。事实上,由于流动人口增量难以提高,以及大城市在科技创新、交通通达、信息交流、国际竞争、文化影响、人力资源等方面对流动人口的强劲吸引力,流动人口空间分布仍将高度集中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如果精准聚焦农民工群体,相关统计数据也反映了同样的流动趋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流入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比重继续上升。在外出农民工中,流入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11190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6.3%,其中,8.6%流入直辖市,22.6%流入省会城市,35.1%流入地级市。而且,跨省流动农民工80%流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省内流动农民工54.6%流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