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有序稳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贯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精神系列述评之四(2)

2017-08-07 17:12:20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7月3日,继“深港通”“沪港通”后,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迎来了“债券通”。这一举措为全球投资者进一步打开了中国总规模近68万亿元人民币的债券市场的大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化,近年来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了不少实质性进展。然而,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环境和错综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中,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需要有序、稳步推进。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传递的信息显示,要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近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所完善,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但风险和挑战不可掉以轻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提醒,金融业开放要注意找准切入点,把握好节奏,有序稳步推进。这样才能实现为实体经济配置好资源、平衡好国际收支和内外需求的作用。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认为,本国货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是成为大国并实现长期强盛的重要基石。人民币国际化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有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把人民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这对我国建立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提出新要求。

中国金融机构和市场日益呈现双向开放之势。今年以来,我国对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外资准入进一步放宽了限制,同时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境内市场投资、融资。一方面,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金融机构加速“走出去”,助力沿线国家地区发展繁荣;另一方面,中国也欢迎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走进来”,共同发掘和分享中国经济的活力。

  加强金融监管 确保监管能力和开放水平相适应

金融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当。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必须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进行。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强调,要结合我国实际,学习和借鉴国际上成熟的金融监管做法,补齐制度短板,完善资本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方式,确保监管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