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种玉米仍有利可图,农资市场“供给侧改革”正悄然进行(2)

2017-08-07 09:10:2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考虑到市场需求,老袁早就进行了“供给侧改革”。国家一级玉米标准有很多,他就认准了含水量。因为含水量低,在很容易脱粒的同时,还不容易霉变,非常适合饲料加工厂的需求。于是,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他倾向于尝试稳产、早熟、含水量低、脱水快的玉米品种,考虑到长葛当地的农业种植环境,耐旱、耐高温、抗倒伏和产量等性状表现让他格外关注。

种有20多亩农地的杨德锋,是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的种粮大户。规模虽然说起来并不大,但是考虑到河南人多地少的情况,人均耕地仅有1.23亩,占全国人均水平的81%,当地人习惯性得称老杨为“大户”。并没有加入合作社的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规模,在于他接手了自家几个兄弟因外出打工而无法料理的农地。

老杨对第一财经表示,当地夏季适合种玉米。比较经济效益高是重要原因。他笑着说,要是种大面积经济作物的话,还不够请人工的费用。一方面经济作物的生长周期比玉米长,另一方面种植经济作物投入的人工量大,而且人工成本高,“原来人工一天几十块钱,现在得一百五十块钱。去掉人工,就赚不了多少钱。”

让他一直坚持种玉米的原因,就在于种玉米省心,不需要太多劳动力。农闲时还可以外出忙些其它的事情。他说,优质的玉米还好卖。“粮贩一看,即使(优质玉米)每斤高出市场价1~2分钱,他们都愿意要。”相较于过去,价格是跌了一些,但是当地“冬小麦+夏玉米”的种植结构,并没有让农民以及流转土地的大户亏本,只是利润有所减少,最终还是有利可图的。

农民的理性和成熟

当前,受春玉米上市、国储玉米投放的影响,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宽松,价格处于下行,但是受拍卖底价成本的支撑,下行速度缓慢。而在东北三省一区自2015年进行了玉米临储收购制度改革以来,国内玉米价格跌幅明显,国内外玉米价差有所收窄。

韩俊认为,相较于2014年玉米临储收购价每斤1.12元来说,如今农民的收入是受到了影响,但要知道这个价格是不可持续的。他表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政策可以做到农民每年务农的收入都是增加,绝对不会减少。在市场经济下,价格就一定会有波动。

当期,国储玉米投放量大、成交率高,玉米去库存压力有所缓解。而旺盛的市场需求,比如南方地区由于饲料行业利润可观,对饲用玉米的需求仍然强劲。此外,酒精企业开机率较高,行业利润较好,对玉米的需求也仍是有增无减。这些都是农民种植玉米的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