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互金监管再升级:第三方支付及网贷可能最先纳入MPA

2017-08-07 09:10:20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互联网金融监管再度升级。

央行上周末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下称《报告》)提出,探索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对其进行宏观审慎评估(MPA),防范系统性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第一财经记者 王晓东摄)

7月中旬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发出了“防风险”最强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指出,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指出,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练就“火眼金睛”,及时有效识别和化解风险,整治金融乱象。

“央行此次发布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提出相关要求,是对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靠“打擦边球”生存的、业务不合规的机构,未来的合规成本会越来越高,并逐渐被市场淘汰。

据业内人士分析,第三方支付及网络信贷业务近年来发展较快,因其“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或许将最先纳入MPA。

互金纳入MPA:及时且必要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而非持牌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从事的也是金融业务,但一直未被纳入MPA。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央行的MPA是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关注影响整体金融稳定的因素。比如过去关注所谓“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就指业务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程度较高、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将给区域或全球金融体系带来冲击的金融机构。

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中国央行已经明确提出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积极探索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今年3月举行的2017年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今后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统筹做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综合信息统计的管理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