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重塑经济地理:成都从单极向“双城”多中心迈进

2017-07-30 20:31:57      参与评论()人

2300年前,张仪、司马错筑太城、少城,奠定了成都的城市格局。几千年历史变迁,成都却是中国少有未改名称、未迁城址的城市。然而,成都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格局,在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也产生了诸多矛盾。

现在一次千年城市变局正在启动。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定重塑城市经济地理,从优化城市空间开局起步,推动城市发展战略调整。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着力构建以龙泉山脉为中心,南北双向拓延、东西两侧发展的战略空间格局,推动成都进入“双城”时代。

破解单中心城市结构

从成都羊市街沿东门街、槐树街一直向西至蜀汉路,每天早上7点30分至9点30分为进城方向单行,傍晚5点至7点30分为出城方向单行。这种线路被称为潮汐式交通组织方式,其目的在于缓解早晚高峰时段城市交通拥堵。

“长期以来,成都市城市格局都是单中心结构,功能高度密集中心圈层,虹吸效应比较明显。近20年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2010~2015年,成都每年城市人口增长50万人,主要集中于一圈层,大概相当于北京、上海十年前的水平。”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曾九利表示。

除了潮汐式交通循环突出之外,“单中心结构还造成城市中心区热岛效应、环境污染、同质化发展,一圈层产业人口集聚过高,而二三圈层又集聚不足,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曾九利表示。

成都2016年的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91.8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70.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98.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84.6万人,乡村人口614.3万人。但是,“截至2016年年底,成都管理的人口已经达到2030万人。”

而且人口分布极不均衡。成都一二三圈层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10388人、1172人、543人,一圈层核心区人口密度甚至达到1.4万人,而三圈层仍处于人口净流出阶段。相比中心城区,二三圈层区域生活配套不完善,宜居水平不高、生活品质不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短缺。

“中心城区平均人口密度比北京、上海还高,大城市病逐步显现。”曾九利表示。不仅如此,空间资源配置不平衡,一二三圈层国土开发强度分别为84.8%、35.1%、13.8%;产业同质化,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同质化率分别达到47%、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