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最严减持新规落地2个月 大宗交易成交走低

2017-07-30 06:35:14    证券市场红周刊  参与评论()人

7月27日,距离史上最严减持新规的施行日恰好过去了两个月,新规不仅令大宗交易行为快速降温,参与的机构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成交热情持续下降

经数据统计,减持乱象实施的主要方式——绕道监管的减持“后门”大宗交易,近两个月来成交规模不断下滑。实施减持新规前的4月(共18个交易日)和5月(共20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月内大宗交易的发生次数分别为1083笔和1263笔,月成交金额分别为433.92亿元和519.49亿元。由此推算,4月、5月平均每个交易日发生大宗交易60.17笔和63.15笔,平均日成交金额分别为24.11亿元和25.97亿元。而减持新规实施后的6月(共22个交易日)和7月(截至7月27日共19个交易日),大宗交易的月成交笔数分别为871笔和633笔,月成交规模也逐级下滑,6月份累计成交331.73亿元,7月份在还有2个交易日未进入统计的背景下,目前仅累计成交了270.56亿元。推算可以看到,6月、7月大宗交易的日成交笔数仅为39.59笔和33.32笔,平均日成交金额也分别降至了15.08亿元和14.24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以前做大宗交易的机构现在真正做的大宗交易很少,从公开信息中可以看到,一般都是倒仓、过桥和代持。有券商提出,新规一刀切,对减持、质押、定增业务影响很大。很多前期的定增产品,减持新规后无形中减持期限被拉长了很多,使得相关产品很被动,这些可能在制定新规之初并没有意料到。

议价能力有所减弱

尽管大宗交易市场折价交易始终是主流成交方式,但6月份,大宗交易的议价能力颇高,月内871笔交易平均折价2.71%,创出了今年以来各月大宗交易折价率的最低值。其中,126笔交易实现溢价成交,占月内全部交易比重的23.31%。而7月份以来,大宗交易市场的整体议价能力则有所减弱,目前已发生的633笔交易平均折价3.48%,其中126笔实现溢价的交易,占目前月内全部交易比重的19.91%。

从单笔交易看,7月份以来,目前有7笔交易实现了以涨停板的价格成交,阳光电源13日成交的892.57万股股份溢价率最高,11.95元的成交价相比前一日10.86元的收盘价溢价了10.04%。17日东诚药业成交的16万股股份和7日姚记扑克成交的704.95万股股份,溢价幅度也十分不俗,成交价相比前一日收盘价分别溢价了10.03%和10%。

关键词:减持大宗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