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首部PPP条例征民意:拟用正面清单遏制“假PPP”

2017-07-24 09:16:0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仅用三年半的时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席卷全国,PPP项目投资额冲破16万亿元,但缺乏顶层设计成为PPP模式规范发展的“拦路虎”,一些地方政府借PPP模式变相举债、通过设置隐形门槛将民间资本排挤门外等乱象丛生。

经过数年等待,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PPP条例意见稿”)公布于众,在8月22日前征求各界意见。有别于此前各部委出台的PPP规范文件,这是我国目前法律层级最高的PPP条例,总共7章6000余字,意在规范PPP发展和解决当前一些问题。

财政部PPP专家、上海市财政局涉外经济处纪鑫华博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PPP模式在快速推进中出现的一些乱象不仅影响PPP项目本身质量和效率,也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今年PPP主基调是规范创新、严控风险和深化改革,在这一背景下PPP条例规范了各项要求,尤其是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规范实施的要求,以进一步提高PPP项目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各方的合理利益。

不少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提出了相关修改建议,比如进一步明确部委分工,以便让基层操作职责分明,从而提高效率;借鉴行业主管部门熟悉业务优势,尽快出台PPP模式正面清单等。

第一句就是“规范”

在地方政府债务攀升、财力下滑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庞大需求,中央改变了传统的投融资模式,即不再采用地方政府利用自有财力或通过融资平台公司举债来直接投资、建设和运营公共服务项目,而是政府采用竞争性方式选择社会资本方,双方订立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由社会资本方负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社会资本方通过使用者付费、政府付费、政府提供补助等方式获得合理收益。

这被称为PPP模式,它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自2014年中央大力推广PPP模式以来,PPP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呈现爆炸式增长。

根据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入库项目达到1.3万多个,拟投资额约16.4万亿元。今年一季度已经签约落地的PPP项目为1729个,投资额近3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