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投资110亿美元,回报1750亿美元:孙正义的投资逻辑

2017-07-24 09:12:0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不久前上映的《异形:契约》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反派人工智能机器人David手把手地教另一个同类Walter吹笛子,洞穴里陈列着David为统治人类而设计的异形生物进化图纸。人造人David的AI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在先前的模仿基础上创造出它本没有见过的东西。

这正是人类对AI(人工智能)最惧怕的地方。一万个会下棋的AlphaGo站在面前人类也不会恐惧,但一个会独立思考、有自主意识的“BetaGo”足以让人胆寒。尽管现在谈论这些危机感看起来有些杞人忧天。

这是科幻电影里的桥段,是科幻小说作者的超前思维。但日本软银社长孙正义已经把未来30年乃至300年的布局方向押注在这个领域。在刚刚结束的软银世界大会上,他把软银在21世纪信息革命中扮演的角色,类比于那些为18-19世纪产业革命积累资本的欧洲贵族。在新时代,风险投资与新技术的重叠处就会迎来变革。他显然会继续买买买。

孙正义在会上披露了一组数字,在过去18年里,软银的投资额累计达到110亿美元,回报金额累计在1750亿美元以上。也就是说,整体投资回报率高达16倍。如果看一个投资人单一标的的投资回报率,16倍不算什么,但考虑到软银在全世界近300家IT与互联网公司中持有股份,16倍已经足以说明孙正义对行业的未来预判能力。

软银一直在并购,这也为它背上了近千亿美元的负债。去年软银以320亿美元并购英国芯片设计厂商ARM前,不得不抛售部分阿里巴巴的股权换取现金。这笔并购虽然让外界惊讶,实际上它早在2009年时就已在酝酿。

当时,孙正义正在为第二年(2010年,软银成立30周年)股东大会上的“软银新30年愿景”做准备,他当时判断,30年后CPU的处理速度、存储器的存储能力,以及通信速度会达到当时的100万倍,全世界会有几十亿个芯片实现连通,那时所产生的计算量将是惊人的。人类将从更多基础劳动中解脱出来,主要去做一些附加值更高的、更需要展现情感的工作。

在《孙正义——未来的机遇在哪里》一书作者井上笃夫2009年采访孙正义时,他甚至设想过一个“芯片贴”的东西,未来一个芯片存在的内容将远超过人脑细胞中300亿的神经突触,单芯片的计算机的计算与人脑的运算和记忆都是通过微弱的电流进行,那么设想,把芯片贴在额头上,就能直接将芯片中的内容传输到脑细胞中。天方夜谭么?特斯拉CEO马斯克现在正在筹建的神经科学新公司Neuralink,基于的也是类似的理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