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上海仔”广西掘金记: 投资4000万元跨界农村电商

2017-07-17 09:46:2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上海人徐亮,尽管只是“70后”,但头发已经渐次花白。2013年,在事业、生活均遭遇重大变故后,挣扎于人生理想与现实生活的他选择了离开。

选择南国边陲,落脚于广西钦州市,此地也是徐亮在地图上偶然发现的,“因为之前压根都没有听过”。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时的他并未想到,广西就是迎接他的新天地。

受惠于当年启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位于北部湾的钦北防(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地很快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

钦州港码头。

失意出走

生在上海、长在上海的徐亮,其实在内心深处,有着比上海本地人更强烈的对空间、对乡村生活的渴望。小时候每年往返江苏老家的经历,看到农村里面年轻人们离开、老人们留守造成的乡村凋敝,从此在他内心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乡村情结,懵懂中意识到先富裕起来的城市人应该去反哺、去滋润农村人。

广西治愈了徐亮。常年温暖的气候、淳朴的民风、安逸的生活,让徐亮逐渐从变故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这个当地人口中的“上海仔”有着浓厚的乡村情结,在判断电商才是当今时代的机遇之后,2014年,他在钦州创立了广西和汇电子商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和汇家”)。

最初,他并没有指望在这里能东山再起。只是想着,如果能够创业成功,既可为当地发展做一些贡献,又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即便不成功,在此安度晚年,也无遗憾。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西部地区唯一拥有出海口的省份,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独特区位优势。而钦州市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海陆交通枢纽和出海通道,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城市。这里有中国—东盟(钦州)农副产品大市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以及钦州保税港区。

徐亮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虽然机会多但竞争激烈,创业的空间较小、门槛更高。尽管这里相对落后,一切都有待开发,但也正因此才适合创业,同时创业成功的机会更大。尤其是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借助这一重大机遇,广西将迎来巨大发展。

在他看来,广西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这四年来,跟他一样的“淘金”客,并不在少数。黄仟福是和汇家的副总经理,也是徐亮的合伙人和钦州本地人。据他观察,这几年来,有很多外地人到此创业。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响应,中国—东南亚贸易额会大幅增加,不论是双方的产能合作与投资,还是东南亚的农产品进口,总之,“当下赚钱的机会很多”。

小人物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的注脚。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徐亮靠着打拼白手起家。到钦州后,他最初投资体育事业,成立了“钦州健身联盟”,2015年投资100多万元开设健身会所,2016年入股钦州最大健身房,同时还向钦州体育局申请成立了钦州市跆拳道协会。

徐亮表示,对投资创业者而言,钦州当地的创业环境很好。当地生活成本低,而且民风淳朴,讲义气,有人情味。再加上外来人口多,使得这里包容性很强,少了很多歧视与攀比,更不会遇到很多管制。

广西钦州市区新建的体育中心。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也是跟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基尼系数不高,居民幸福指数很高。徐亮举了个例子。当地公务员的收入跟老百姓人均收入差别不大。由于普遍收入不高,为贴补家用,甚至有派出所所长会晚上陪老婆一块出摊,照料烧烤生意。

为农民扎根广西

和汇家目前已经成长为一家致力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体育健身、餐饮娱乐等多线发展的实体与互联网服务公司。今年,徐亮又投资启动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项目,希望做一家扎根当地、服务当地的电商平台。

此前,他曾经一度跨界到农业领域。但事实也证明,盲目搞农业是注定失败的。徐亮称,当初只知道流转土地、雇用工人,然后种植、销售,但这种模式很快以失败告终。“当时也亏了不少钱。”

后来他想明白了,没有人比农民更懂种地,专业的人要去做专业的事。要创业就要找到最擅长的事情。

于是,借助自身优势,他开始张罗起上海与当地的资源对接。一方面找到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跟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切实攻克一些农业技术上的难关,然后将科技成果转化,以便利当地农民进行种植、养殖;另一方面,公司利用自身与上海高端社区市集合作的渠道优势,整合挖掘钦州市钦北区现有的农特产品资源,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盛产热带农作物,是钦州的天赋资源之一。图为钦州当地的火龙果农场。

在徐亮看来,之所以农村有大量农地撂荒,农民无事可做,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农产品销售不出去,或者亏本。其实,广西的农业种植条件较好,气候适宜,水土较少受到污染,只是由于山高路远等地理条件,导致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产品成本较高,缺乏竞争力。市场上的优质农产品价格虽然高,但种植的农民却拿不到大头。

那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在钦北区政府的支持下,他决定为当地农民自建平台——钦北区农村电商项目。今年,这一项目开始启动,预计总投资4030万元,建设期限为24个月。项目建成后,钦北区的电商网点将不少于250个。

伴随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兴服务业态的出现,国务院高度重视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相继出台了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广西也将农村电商作为县域电商发展的主战场、主力军、主渠道,全力推动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钦北区成立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制定颁布了《钦北区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钦北区副区长韦灵伟对第一财经表示,钦北区是钦州市的农业大区,农特产品资源丰富,优势突出。但存在着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有产品没有特色、有特色没有规模、有规模没有价值,产品商品化率、品牌化程度低,农产品销售渠道传统落后且单一等问题,这制约了钦北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电商平台将有效改变这种局面,而且还有着良好的社会效应。

徐亮称,大城市对农产品品质要求高,这就会倒逼着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青年创业者等群体重视产品包装设计、产品认证、注册商标、品牌打造、检验检测、产品溯源、电商营销等各个环节。

更为重要的是,前述钦北区农村电商项目,通过建设钦北区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建立250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搭建“新村淘”合伙人队伍,从而吸引更多青年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和就业,形成钦北电子商务生态圈,让更多人能够在家乡就业。

此外,他还认为,扎根当地、服务于当地人的本土电商平台,比外来的电商平台更接地气,原因就在于他们做了大电商不愿意做的事情。

比如,通过“新村淘”合伙人队伍的搭建,将能够让网点下沉在最基层的村镇层面,而且自有物流的搭建,会让物流体系建立和完善在本区域范围内的服务点。同时,网点明确为村民提供水、电、宽带、话费等生活网上缴费,代收代发快递、车票代购、酒店预订、本地资讯等服务;与金融机构合作,提供小额取现、生产贷款等服务,对外发布村级各项服务内容等。

同时,平台还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上行的渠道。比如,与上海市等发达城市对接,通过与农民签订合同,人工绿色种植(牛耕地、手工播种、农家肥),经过和汇家电商服务中心统一收购加工,建立紧密而接地气的扶贫网络。

徐亮还提到,要由本地人做本地事,基层人民服务基层人民。比如平台计划跟农民工、大学生等创业群体合作,只要他们有好的想法。如果有一技之长,就可以根据平台上的订单,为他们对接需求。他认为,有些大电商“店大欺客”,而且有些事情大电商也不屑于去做。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谢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