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两位斯坦福天才,如何创造出改变世界的谷歌?

2017-07-13 17:01:50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创新者》是一部数字时代的全景式纪录作品,乔布斯钦点的传记作者艾萨克森在新作中讲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生动刻画出数字时代的创新者群像,还深度挖掘互联网的精神内核,解读“诗意科学”的重大主题。

近200年的数字化进程群星闪耀,艾萨克森从第一个计算机程序的创造者、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之女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说起,细数一群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创新者,他们包括第一台通用型的电子计算机的创造者莫奇利、科学家冯•诺依曼、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八叛逆”、天才图灵、英特尔的格鲁夫、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公司的乔布斯、谷歌的拉里•佩奇等。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卷大气磅礴的创新图景,彰显了数字时代的独有气质,即科技和艺术完美交织的奇迹,这也是天才乔布斯一生所追求的主题。只有理解了互联网的精髓实质,才能成为下一个引领时代的创新者。第一财经阅读周刊节选书中部分内容,与读者分享。

谷歌CEO拉里•佩奇

谢尔盖·布林(左)与拉里•佩奇(右)联合创立谷歌

1994 年1 月,也就是贾斯汀•霍尔刚刚开设那个令人费解的个人主页的时候,世界上总共只有700 个网站。这个数字在同年年底变成了1 万,在次年年底更是增长至10 万。个人电脑和网络的结合带来了一个奇迹: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获取内容,同时将自己的内容分享到世界各地。但如果要利用好这个正在迅速膨胀的宇宙,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帮助人们找到所需的东西—一个将人、计算机和网络三者连接起来的简单接口。

最早尝试做到这点的是一些人工编纂的网站目录,一个成立于1994 年初的网站将目录的概念带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它的创始人是两位斯坦福大学研究生,他们将这个网站命名为“杰里和大卫的万维网指南”,之后更名为“雅虎”(Yahoo! )。

雅虎一直强调人工编纂网站目录的重要性,错误地认为大部分用户在上网时只是浏览内容,而不是专门为了查找某些特定的东西。“从浏览和发现到现在的目的性搜索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转变。”雅虎的首位主编斯里尼贾•斯里尼瓦桑回忆,她当时管理着一个雇有60 位年轻编辑和目录编纂人员的编辑室。这种依赖于人工编辑的做法意味着雅虎非常擅长挑选新闻报道。多年以来(甚至直到现在),它在这方面的能力一直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但它并不擅长提供搜索工具。然而,自动化搜索引擎将会成为万维网内容查找的主要方式,而这个潮流将由另外两位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引领。

拉里•佩奇(Larry Page)生长于一个计算机技术家庭。他的父亲是密歇根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教授,他的母亲是那里的编程讲师。1979 年,拉里6 岁时,父亲买了一台Exidy Sorcerer 的业余家用电脑回家。拉里很快就学会了如何操作这台电脑,他还会用它来做作业。“我想我是小学里面第一个用文字处理文档来交作业的孩子。”

佩奇的童年偶像之一是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这位充满想象力的电学先驱拥有大量的发明,但是他在商业上被托马斯•爱迪生击败了,最终在穷困潦倒中逝世。佩奇12 岁时读到一本特斯拉传记,他认为这是一个悲哀的故事。“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但是他的故事实在令人感到痛心。”他说,“他不能将自己的任何发明变成商品,他的资金只能勉强支撑自己的研究工作。你肯定会更想成为像爱迪生这样的人。如果你只是把一件东西发明出来,它不一定能够为他人带来帮助。要想真正地把它推广给全世界,你必须把它生产出来,然后用赚到的钱继续支持它的研究。”

与史蒂夫•乔布斯和艾伦•凯一样,拉里在计算机以外的爱好是音乐。他会吹奏萨克斯,而且学习过作曲。他在1995 年秋季正式入读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新生培训项目上的领队,就是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

谢尔盖·布林,出生在俄罗斯的美国籍犹太裔计算机工程师,谷歌联合创始人。

佩奇是一个天生沉静的人,但是布林却是那种能连珠似炮地向他讲述自己想法的人,他们很快就进入了关于各种话题的争论当中,从计算机到城市功能分区无所不谈,两人一拍即合。谢尔盖•布林的父母也是学者,父亲是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教授,他的母亲是苏联石油与天然气研究所的研究工程师。因为他们都是犹太人,所以他们的事业受到了诸多制约。“当时我们的家境贫寒,”谢尔盖曾说,“我的父母都经历过非常困难的时期。”

人们用驼峰式拼写法为这对形影不离的组合取了一个外号—“Larry And Sergey”,他们在进行争论或者取笑对方的时候就像是两把互相交锋的宝剑。跟其他优秀的创新搭档一样,他们有着互补的个性。佩奇不是一个热衷社交的人,他可以一直盯着电脑屏幕,却不敢和陌生人进行眼神接触,有时候会完全陷入沉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理性而严谨的他可以指出最为常见的论述当中的逻辑问题,也可以轻易地将肤浅的对话转变为深刻的讨论。布林身上有一点让佩奇感到尤其了不起的是他的聪明才智,布林的外向性格也能为他俘获人心。

佩奇加入了斯坦福大学的人机交互小组,他成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概念的支持者,这种概念强调的是软件和计算机的界面必须直观,而且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人机交互在当时仍然被认为是一个相当弱势的专业,讲求实际的计算机科学家们都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个由心理学教授任教的科目。

佩奇的博士论文是—如何评估不同网站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如果要判断某个网页的价值,其中一种方法是了解链接到该网页的其他网页的数量。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个问题。蒂姆•伯纳斯-李在设计万维网的时候,他的理念是任何人都可以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指向其他网页的链接,将网页链接保存在数据库中,或者双向使用链接。虽然这个理念让万维网得以迅速扩张,但是这也意味着人们将无法轻易得知指向某个网页的链接数量或者来源。你可以在一个网页上看到所有向外的链接,但你不能看到指向这个网页的链接的数量和质量。“在我见过的协作系统当中,万维网的协作功能是相对较弱的,因为它的超文本存在一个缺陷:它没有双向链接。”佩奇说道。

于是佩奇开始尝试建立一个含有大量链接的数据库,这样他就可以反向追踪这些链接,找出每个网页的链接会通向什么网站。这项工作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促进协作。他打算让人们在自己的网页上为其他网页添加注释,如果哈利将自己的评论链接到了萨莉的网站,那么正在浏览这个网站的人就可以前往查看哈利的评论。“在实现了反向链接追踪之后,人们只需链接到某个网站就可以对其进行评论或者注释。”佩奇解释道。

佩奇用于实现反向链接的方式来自一个大胆的想法—这是他在一天半夜醒来之后突然想到的。“我当时在想:如果我们可以把整个万维网下载下来,然后只将其中的链接保存下来,那会怎样呢?”

要把整个万维网记录下来可不是一件易事。即使是在1996 年1 月的时候,全世界已经有10 万个网站,这些网站总共含有1000万个文档,它们之间的链接有近10 亿条,而且这些数字每年都会呈现指数级增长。在当年初夏,佩奇设计了一个网络爬虫工具,它会从佩奇的个人主页出发,一直跟踪它遇到的所有链接。这只在万维网上迅速移动的蜘蛛会保存每条超链接的文本和来源,以及它们对应网页的标题。他将这个项目命名为“Back Rub”。

1996年7 月15 日,他已经收集了2400万条网址和超过1 亿条链接。“虽然我当时只保存了大概15% 的网页,不过情况看起来非常乐观。”

佩奇这个大胆而复杂的项目吸引了拥有数学头脑的谢尔盖•布林的注意,后者当时正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博士论文题目。他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自己好友的工作当中:“这是最令人兴奋的一个项目,不仅因为它与代表人类知识的万维网相关,也因为我喜欢拉里这个人。”

BackRub 项目在当时的目标仍然是收集万维网的反向链接,为将来可能实现的注释系统和引用分析功能打下基础。“现在想来不可思议的是,我当时完全没有想过要建立一个搜索引擎。”佩奇说道,“这个想法甚至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随着这个项目的逐步推进,他和布林想出了一些更为复杂的网页价值分析方法,这些方法采用的依据是指向每个网页的链接的数量和质量。这时候,他们逐渐认识到这个按照重要性排名的网页索引可以成为一个高质量搜索引擎的基础。这就是谷歌诞生的由来。

“当一个伟大的梦想出现的时候,”佩奇后来说道,“你要马上抓住它!”这个经过改进的项目最初被称为“Page Rank”,因为它会对Back Rub 索引收集到的每个网页进行排名。当然,这个名字还体现了佩奇的讽刺幽默感和小小的虚荣心。“不好意思,它确实是指我自己。”他后来羞怯地承认道,“我其实对此感到有点难为情。”

网页排名的目标还会引出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佩奇和布林意识到除了对指向网页的链接数量进行汇总以外,他们还可以尝试确定每条进入链接的价值。例如,来自《纽约时报》的链接应该要比贾斯汀•霍尔在斯沃斯摩尔学院宿舍发出的链接有更高的价值。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由多个反馈循环形成的递归过程:每个页面的排名依据是进入链接的数量和质量,而这些链接的质量是由生成它们的页面的数量和质量来决定的,以此类推。“整个过程都是递归的,”佩奇解释道,“这是一个巨大的循环。不过数学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布林能够充分理解这种类型的数学难题。“事实上我们想出了很多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回忆道,“我们将整个万维网转换成一组含有数亿个变量的庞大方程,这些变量就是所有网页的排名。”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之下,他们为此合著了一篇论文。他们在其中清晰地讲述了这些复杂数学公式的基础—网页含有的进入链接数量以及每条链接的相对排名。然后他们用外行人都能明白的简单语言解释道:“如果一个网页的反向链接的整体排名越高,那么这个网页本身的排名就越高。这里同时考虑到了页面拥有大量反向链接和少量高排名链接的情况。”

那么Page Rank真的可以生成更好的搜索结果吗?这是一个价值10 亿美元的问题。他们为此进行了一项对比测试。他们用到的测试关键词之一是“大学”(university)。如果在AltaVista 和其他引擎搜索这个关键词,它们会列出在标题中含有该关键词的随机页面。

“我记得自己曾经问过他们,‘为什么你们要提供这样的垃圾结果?’”佩奇说道。对方给出的回应是,没有得到合适的搜索结果是佩奇的问题,他应该改善自己使用的搜索关键词。“我在人机交互的课程上学习到抱怨用户并非一个好的策略,所以我知道他们根本就没有把事情做好。‘用户永远是对的’这一观念让我们可以做出一个更好的搜索引擎。”

在Page Rank 中,以“大学”为关键词的最优先搜索结果分别为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密歇根大学,他们对这个结果感到十分满意。“我和小组的其他成员都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我们在为网页进行排名的时候能够参考外界对这个网页的看法,而不是仅仅关注网页本身,这将会对网页搜索带来很大的帮助。”

由于这个搜索引擎需要处理海量的页面和链接,所以佩奇和布林把它命名为谷歌(Google),这个名字来源于古戈尔(googol)—是指1 后有100 个0。提出这个名字的人是他们办公室的另外一位研究生肖恩•安德森(Sean Anderson)。他们在浏览器中输入“Google”,发现这个域名仍然可用,于是佩奇把它抢注了下来。“我不确定我们是否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拼写错误,”布林后来说道,“不过‘googol’域名已经被占用了。之前已经有人注册了‘Googol. com’,我试过向那个人提出购买域名的请求,但是对方非常喜欢这个域名,所以不愿意出售。因此我们还是选择了‘Google’。”这是一个很好玩的单词—简单易记,输入方便,还可以转换成动词来使用。

1998 年4 月,这篇题为《一个大规模超文本万维网搜索引擎的剖析》的论文发表于一场在澳大利亚举行的计算机大会上。

“我们会在本论文中介绍谷歌,一个倚重于超文本架构的大规模搜索引擎的原型。”他们在论文的开头写道。在收集了万维网上总共30亿条链接当中的大约5亿条之后,他们能够计算出至少2500万个网页的排名,这点“相当符合人们对重要性的排名需求”。

佩奇和布林尝试商业化的第一步是向其他公司授权使用他们的软件,他们会见了雅虎、Excite 和AltaVista 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些公司的出价是100万美元,不过这也不算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除了专利授权的费用以外,这笔资金还包含了他们两人提供服务的酬劳。“当时这些企业的市值已经达到数亿美元甚至更高,”佩奇后来说道,“所以这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小数目。但是他们的领导层缺乏足够的远见,他们有很多人都跟我们说:‘搜索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于是佩奇和布林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他们所在的地理位置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地方,在距离斯坦福校园几英里之外就有一些愿意成为天使投资人的成功企业家,而且不远的沙丘路上都是雄心勃勃的风险投资人,他们都可以为创业公司提供启动资金。

1998 年8 月,佩奇和布林与贝希托尔斯海姆会面,后者是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贝希托尔斯海姆开给“谷歌公司”的那张支票让他们有动力开始组建一家公司。由于贝希托尔斯海姆的声誉(以及谷歌的产品本身足够优秀),这个项目也吸引了其他投资人的加入,其中包括亚马逊网站的杰夫•贝佐斯。谷歌的名声在人们的交口称赞当中变得越来越响亮,以至于在几个月之后,位于硅谷的两家顶尖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和凯鹏华盈都对它进行了投资,很少有创业公司可以同时得到这两家竞争对手的青睐。

1998 年9 月,也就是在和贝希托尔斯海姆见面的一个月之后,佩奇和布林开设了一个银行账户,把那张支票兑现了。他们在车库的墙上挂了一块白板,上面写着“谷歌全球总部”。

布林和佩奇在离校创业之前提交的那篇论文中提到:“索引中的文档数量已经出现了多个数量级的增长,但是用户查找文档的能力却没有随之提升。”他们已经成功实现了他的梦想—通过人机协作来应对信息过载。谷歌也由此创造了一个人类、计算机和网络紧密链接的世界,而实现这一成就用了60 年的时间。任何人都可以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任何信息,就像是那本来自维多利亚时代的年鉴所承诺的一样—“包罗万象”。

《创新者——一群技术狂人和鬼才程序员如何颠覆世界》

【美】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著 关嘉伟牛小婧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4月出版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吴丹
首页上一页...345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