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林毅夫:发达国家援助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2017-07-13 16:37:4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原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周四在国务院参事室举办的中国企业走出去50人论坛上表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结果不理想,而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将会给世界带来共同繁荣,解决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

林毅夫表示,发达国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超过3万亿美元,但总体来讲效果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资金侧重在人道主义援助,如教育、健康、性别平等、社会保障等等。虽然目标很好,但是结果不理想,只有两个发展中经济体从低收入进入到高收入,按照购买力计算,刨除中国,全世界贫困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

他认为,减少贫困发展经济需要完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才能够给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创造条件。人道主义援助用意固然很好,但是好钢不用在刀刃上,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在林毅夫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够得到全世界的支持,主要是因为基础设施对地区发展的关键作用。也只有中国拥有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力。

他指出,2011年时,美国也曾经提出两项基础设施建设倡议,一是“印太经济走廊”,旨在把印度和太平洋连接起来,一是“新丝绸之路”,旨在连通东亚五国、阿富汗和印度洋,和“一带一路”倡议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今天这两项倡议已经无声无息,无人关注。

他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有三大优势。首先,中国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力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中国的钢筋水泥产量超过世界一半,而且施工能力最有竞争力,同一个工程项目中国公司的投标价格往往会比竞标者低一半以上。

其次,中国政府财政状况相对较好,民间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近50%,拥有三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过去这些外汇储备保值主要通过购买美国政府债券或者是投资股票市场,但现在美国政府债券收益率非常低,而股票市场波动很大。可以用一部分外汇储备来支持在海外基础设施,利用好投资机会。

第三,中国经济近些年的高速增长后,工资不断上涨,传统劳动力密集产业和加工业逐渐失掉优势,必须将一部分劳动力集群加工业转移到海外创造“第二春”。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中国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人口达到8500万人。中国加工业转移将为南亚、中亚和非洲国家带来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窗口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