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证监会大数据“捕鼠” 嫌疑人当场认罪投案

2017-07-10 22:38:40      参与评论()人

时至今日,离2007年证监会针对“老鼠仓”发文,已过去整整十年,“老鼠仓”虽禁而未绝,监管则一直如影随形。

2007年5月,33岁的唐建遭上投摩根除名。他在担任公司基金经理助理期间,通过“老鼠仓”交易股票非法获利150多万元,被证监会取消从业资格。

从股市创立之初的“基金黑幕”时代,到“老鼠仓”作为一种违法行为终于定罪入刑,再到近年来的“大数据捕鼠”,过去的十年,也是基金及资管向“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行业定位回归的十年。

监管层“捕鼠”需要两大武器,一是法律法规,二是技术手段。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完成修订,首次明确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刑事责任,“老鼠仓”入刑;2011年基金经理韩刚因老鼠仓被追究刑事责任,震惊基金行业;2013年马乐案经最高院审理从缓刑改判实刑,确立了之后司法机关对“老鼠仓”认定从重的基调;2013年沪深交易所数据分析系统上线,“老鼠仓”查处效率极大提升。上述四个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老鼠仓”手法之变

第一财经记者在与调查人员沟通中发现,交易所大数据系统已经成为监管层发现和打击“老鼠仓”的一柄利器。

“最初几年基金经理的作案手段都比较直白,自己管理账户或父母、岳父岳母,资金也是自己的或家人亲戚的,操作直接就是在办公室或在家里,一查一个准。后来规避手段增多,使用数十个账户、割裂账户关系、切断资金关联,有的人甚至能够永远‘异地操作’,自己从不登录作案账户。”一位经验丰富的公安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来看无论多么复杂的操作,大数据系统进行趋同分析、进一步人工筛查,锁定目标的准确率非常高。甚至目前已经罢手,但之前有“老鼠仓”历史也依然查得出来。

在大数据系统上线之前,监管层分析线索更多是“手工”操作,工作量大、效率低,威慑力不足。2013年4月,博时基金原基金经理马乐“老鼠仓”案发,成交金额超过10亿元,成为当时交易规模最大的“老鼠仓”案,震惊市场。

事实上,在调查该案时,大数据系统还没有上线,调查人员手工核算、比对,做了大量工作,才最终确认了马乐的交易轨迹。该案之后,大数据监管开始发挥威力,且随着系统的升级,信息处理不断提升,横向覆盖范围及纵向数据挖掘都大大扩展,案件发现能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