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专访潘绥铭:不妨对“女德”宽容一点

2017-07-07 10:43:34      参与评论()人

社会学者潘绥铭

走出主会议室大门,潘绥铭略作思索后选定了接受采访的地点,“找个能抽烟的地方。”跟着他疾走几步,钻进有些昏暗的楼梯间,烟雾浮现,他声情并茂的京腔徐徐开启。

7月初在哈尔滨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性研究学术研讨会,汇聚了众多性问题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最年轻的议题发起者是一群本科生。会议昔日的当家人潘绥铭尽管已经退休,但仍然不能完全退居幕后。

潘绥铭以“小姐研究”取得学术声誉和公众知名度,在30年的性社会学研究生涯中将学术触角伸向性的各个领域。2000年,他主持完成的“中国人的性生活与性关系”总人口随机抽样调查,是全世界第6次、中国第一次同类调查,2006年、2010年和2015年,他又主持了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调查。此次会议期间,潘绥铭在名为《性之变:社会结构和生活世界》的主题发言中,以宏阔的视角论及中国性问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转型为普通老人的潘绥铭告诉第一财经,他目前的研究领域是广场舞和老年养生。“我早就想明白了。一旦退休,什么也不管了,就做点自个喜欢的事,我现在就研究广场舞,研究老年养生,保命的一套。也不写文章,就是觉得有意思。”

尽管如此,与性相关的各种社会议题,还是会钻到他的耳朵里。丁璇打着传统文化的名号宣讲“女德”,大量歧视女性、体现男权的言论被挖出来,引得众人瞠目,但这些奇葩言论在潘绥铭看来“一点都不奇怪”。“中国传统的性问题思想不成形,没有理论,只是阴阳,阴阳协调,大多数老百姓都相信这个,这是根深蒂固的,过去对婚姻和家庭稳定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要分析现在阴阳这一套是不是还行得通。”显然,对受到过同等教育、个性成熟的人强调阴阳协调、互相礼让基本上解决不了问题。

但潘绥铭主张,对不同层面的工具,应该给予一定的空间和宽容。“我不喜欢用底层这个词,在理性不强、境遇不好、自主性比较差的人那里,女德才有市场。”处于这种地位的妇女没有太多理性工具,“当她觉得生活很痛苦,总得有人帮她缓解吧?”潘绥铭的论述,让人联想到他的小姐研究,把小姐当人看,是他一再表达的理念。他对困境中的女性有着充沛的同理心,“离婚?哪那么容易。越是生活不好的人离婚越困难,这就是(女德的)市场。所以有人跟着她跑,甚至交钱,换取心理上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