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六成商家看涨中药材价格 下游上市公司纷纷上调产品零售价

2017-07-05 09:09:38    证券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中药材价格变化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进入5月份以来,中药材交易进入淡季,大部分产品价格是稳中下滑的态势,我们监测的50多个产品中,80%以上的品种价格都比较稳定,11%的品种价格上涨,其余的品种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过,“从同比的数据来看,今年价格整体好于去年,以前是二成商家对中药材价格看涨,现在已经是六成商家看涨”。

中药材价格进入上涨周期

据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中药材价格自2016年起逐步进入上涨周期。2016年1月2日,康美·中药材价格指数为1088.36,截至2017年7月4日,该指数已经上涨至1278.15,涨幅为17.4%。

数据显示,一些中药材品种的价格进入上涨周期后已经翻倍。例如,三七40头(云南)去年年初价格约为200元/千克,最高涨至420元/千克,近日有所回落,至370元/千克,涨幅最高达110%;党参去年年初的价格约为30元/千克,进入8月份,价格直线上涨,最高可达70元/千克,涨幅达133%。太子参去年年初价格约为50元/千克,最高涨至140元/千克,涨幅180%,近日回落至95元/千克。

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显示,黄芩的价格上涨的幅度也较高。“黄芩从2015年的低估7元/千克至8元/千克已经涨至目前的20多元/千克。”张斌介绍。

此外,一些名贵中药材价格已让业内人士认为“高得离谱”。数据显示,重楼的价格一直处于上涨态势,自2014年年初380元/千克已经涨至970元/千克,而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已经达到了1100元/千克。白芨的价格从2015年初的560元/千克上涨至最高900元/千克。“这类药材属于野生药材,无法替代,价格也就比较高。”张斌向记者表示。

中药材价格整体上涨,除了供求变化的影响外,国家政策趋严也间接使得中药材价格整体上涨。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中药材市场的飞行检查力度,这使得部分劣质产品难以进入市场,而一些中药材加工、提取企业也逐渐改进工艺,使得成本也有所上升。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中药材价格处于上涨态势。据记者查询,白参价格自2016年进入下跌态势,2016年年初白参的价格可达到730元/千克,如今白参的价格维持在400元/千克,跌幅为45%。

广发证券发布的5月份中药材价格月报认为,太子参同期涨幅较大,目前面临下调压力。川芎种植面积一直在扩大,价格长期依然有压力。三七长期趋势供过于求,短期资金等原因扰动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