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对标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湾区打造新增长极

2017-07-02 19:41:3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当地时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中国香港签署,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签署仪式。

按照协议,粤港澳三地将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在日本东京湾区、美国纽约湾区与旧金山湾区“世界三大湾区”三分格局的当前,年轻的中国粤港澳湾区正式诞生,在撑起国际湾区经济又一增长极之际,也体现了中国又一次以一体化的态势直接搅动全球经济格局。

对比国际三大湾区的发展,除了拥有宜居的自然环境、便捷的交通物流网络这两大湾区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外,要打造世界一流湾区,配套的金融服务、产业集群,以及相应行业人才的吸引,都必不可少。

湾区经济崛起

湾区,从地理概念上看,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在全球化不断演进的当下,发展条件最好的、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都集中在沿海湾区。可以说,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由此衍生出的经济效应,正在重新塑造全球经济新格局。不少国家通过利用湾区的地理优势,实现了城市产业资源的聚集,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湾区经济”。

世界银行的一项统计显示,全球经济总量的60%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相应的直接腹地。作为全球新兴的重要经济中心,湾区集中了一座城市,或者整个国家的重要资本。以2015年数据为例,纽约、东京和旧金山三大世界级湾区的GDP总量分别为1.4万亿、1.8万亿以及0.8万亿美元。

数据显示,有“国际湾区之首”的美国纽约湾区,面积约为3.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由纽约州、康涅狄格州、新泽西州等31个县联合组成。依托于纽约都市圈,再加上毗邻金融中心曼哈顿城区,全球500强企业中的40%聚集于此,纽约湾区每年为美国贡献3%的GDP。

排名第二的日本东京湾区面积约为9760平方公里,辐射3500万人,约占日本总人口的26.3%。鉴于东京集首都、贸易物流中心、能源基地等多重优势,东京湾区的年均产值占日本GDP总量约40%。

面积1.7万平方公里的美国旧金山湾区虽然汇集的人口无法与上述两大湾区相比(仅有约760万人),但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宜居的地理环境与交通优势,撑起了全球高科技研发的半边天。当然,聚集在旧金山湾区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也不少,仅次于纽约湾区。每年,旧金山湾区对美国GDP的贡献在5%左右。

精准优势定位

在世界三大湾区出色的经济成绩单背后,是精准的产业集群定位。

在纽约湾区,考虑到曼哈顿岛南部的华尔街不仅象征了美国的财富和经济实力,还见证了美国垄断资本的大本营、金融寡头的变迁,纽约市政府通过与临近州政府的合作,充分利用曼哈顿的这一现有优势,将这一狭长的岛屿转变成商业中心。至今,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中,已有三分之一以上把总部设在湾区中的曼哈顿岛。全球7家大银行中的6家以及各大垄断组织的总部都在此设立据点。此外,湾区还集中了世界金融、证券、期货及保险等行业的精英。充分利用湾区内的金融服务特色,纽约湾区也由此拥有了“金融湾区”的名号。

与纽约湾区主打金融服务相比,东京湾区的优势在于庞大的产业集群。与纽约湾区与旧金山湾区不同,由横须贺港、横滨港、东京港、千叶港、川崎港、木更津港六大港口组成的东京湾区将国际物流、贸易中心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东京湾区5亿吨吞吐量的带动下,日本政府通过产业引导,鼓励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择址湾区,使得湾区内的产业集中度较高。目前,在东京湾区中,制造业企业数量和从业人数占日本全国的1/4。东京湾区也被称为“产业湾区”。

东京湾区的优势在于庞大的产业集群

旧金山湾区主打硅谷为特色的高科技研发。谷歌、苹果、脸谱网等互联网巨头和企业的全球总部均择址旧金山湾区中的硅谷。以高技术从业人员的密度而论,硅谷居美国之首。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在硅谷,每1000个在私营企业工作的人中,有285.9人从事高科技业。再加上湾区内拥有多所科研势力雄厚的世界知名大学,比如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产学研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推动了湾区科技创新与研发的优势。难怪,旧金山湾区也有“科研湾区”的美誉。

纵观三大世界级湾区发展至今,不可否认,将湾区内的十多个城镇统筹进行一体化建设,是难点,也因此充满机遇。毕竟,湾区中城市间的界限,远远不如地区间的城市来得清晰。湾区中的城市发展,强调更多的是协同与合作,是融合性的发展模式。

尤其是随着湾区内基建发展不断成熟,当距离不再是障碍后,这些发展潜力无穷的区域受到各类资本青睐,因此,如何协调这些蜂拥而来的资本,比如实现湾区内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消费水平的相当等,以满足区域内不同层次的发展,形成差异化的叠加效应。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任绍敏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