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CEPA合资券商扩容 券业将被如何搅动?

2017-07-02 19:01:3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6月30日,证监会公告核准设立东亚前海证券和汇丰前海证券,意味着继申港证券、华菁证券后,基于CEPA框架下全牌照合资券商再问世,上一次是在2016年4月份华菁证券获证监会批复设立。

东亚前海与汇丰前海批文的下发时间点被视为“特别”。2017年6月30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前一天。

“cepa牌照的合资券商有一年多没有下发,而且现在是7月1日,时间点也很特别。”一家香港券商人士表示。

CEPA券商扩容

内地单一股东须持股49%限制的规定在CEPA补充协议十中被取消。

根据2013年8月内地与港澳签订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十,允许符合条件的港资、澳资金融机构,分别在上海、广东、深圳各设立1家两地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港资、澳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1%,内地股东不限于证券公司。

CEPA补充协议十还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港资、澳资金融机构分别在内地批准的在金融改革方面先行先试的若干改革试验区内,各新设1家两地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内地股东不限于证券公司,港资、澳资持股比例不超过49%,且取消内地单一股东须持股49%的限制。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申港证券——基于CEPA补充协议十获批的内地与香港合资的全牌照券商——在2016年3月获证监会核准批复,注册资本35亿元人民币,由3家香港持牌金融机构、11家国内机构投资者共同发起设立。同年10月18日,申港证券在上海宣布正式开业。

第二家是华菁证券。在申港证券开业一个月后,2016年11月底,华菁证券经过半年的筹备后也在上海开业。

这样一来,东亚前海和汇丰前海的获批也标志着CEPA框架下合资多牌照券商的队伍扩大至4家。除了是基于CEPA框架下的券商,也是1998年后首次批准新设全牌照综合性券商。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东亚银行均属于有代表性的大型港资金融机构,批准该两家港资金融机构入股境内多牌照证券公司,是证监会落实CEPA对港扩大开放政策的重要举措,立足于实现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共同繁荣、共同发展。”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表示。

证监会官网数据显示,东亚前海证券和汇丰前海证券设立获批之后,目前还在排队的待产的证券公司还有19家。

这19家券商分别为:大华继显陆金(云南)证券有限公司、温州众鑫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云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港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横琴海牛证券有限公司、百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阳光证券有限公司、粤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金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豪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金圆统一证券有限公司、方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瀚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嘉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珠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华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恒晖证券有限公司、澳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合资全牌照优势

早期,具有合资背景的券商包括有瑞信方正、中德、华英、第一创业摩根大通、东方花旗等11家,但这些券商多因持股比例限制、股东文化不同及业务类型单一等原因,未在行业中产生较大影响,盈利也排在行业的尾端。

根据《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汇丰前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业务范围为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4项;持续合规经营满1年后,可以按规定申请其他证券业务牌照,成为牌照齐全的证券公司。

而基于CEPA框架引外资资本,全牌照资质也重燃市场对于合资券商的期待。“作为CEPA10框架下的全牌照证券公司,港资、內资各方股东及境內外资本市场的优势资源等都是优势。”券业分析人士称。

资料显示,汇丰前海证券是境内首家由境外股东控股的证券公司,港资股东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持股51%;东亚前海证券的港资股东东亚银行持股比例为49%。

而且,东亚前海的股东除东亚银行外,还包括上市公司银之杰、晨光控股及前海金融。对于发起设立东亚前海证券的目的,银之杰表示,该公司近年来充分利用在金融信息化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积累的优势,制定了以金融IT、征信、大数据、支付为基础,打造金融互联网生态服务体系的战略发展规划,通过对外投资和收购兼并等资本市场手段,在金融综合服务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布局,为企业打开了全新的发展局面。

公开资料显示,东亚银行于1918年成立,现为香港最大的独立本地银行,于2015年12月31日的综合资产总额达港币7814亿元。东亚银行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为恒生指数成分股之一。

“将香港金融机构引入国内资本市场,设立后的证券公司将充分借鉴香港金融业的成熟经验,力求建设完善的管理架构,在合规、稳健的经营理念下,深耕内地市场; 同时,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尝试建立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型证券公司运营模式。”前述券业人士也认为。

目前国内已有证券公司逾百家, 投、融资能力及用户体验已成为近年来吸引客户的核心竞争力。 毫无疑问,在未来业务拓展中如何利用先进的科技金融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及财富管理服务并提升全产业链投、融资能力是新晋券商们的重要课题。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陈楚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