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2017食安周现场院士亲自操刀“水果变色”实验破谣言(2)

2017-06-30 09:29:4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在天猫生鲜运营总监刘雪珍看来,很多针对生鲜水果的谣言,毫无事实依据和基本的科学逻辑。有些看起来像是真的,但其实是对事实做了剪辑、嫁接,或把个体问题演绎成普遍性问题。“看似一个不起眼的谣言,经过网络社交平台几何式的演绎、扩散,伤害打击的不只是一个点,而是整个生鲜产业。”

一项针对天猫、淘宝商家的问卷调查显示,受谣言伤害的天猫商家有近三成集中在食品生鲜、美妆母婴等行业。其中,高达64%的商家曾遭受过谣言困扰,而谣言对其品牌或店铺造成的经济损失,则从几百元到上千万元不等。

有协助多个电商维权的资深律师指出,被谣言影响后,“周期长、认定难、赔偿低、执行难”已成为众多品牌和行业面临的共同困境。而像生鲜这类靠品牌信誉生存的快销行业,更是陷入“谣言动动嘴,辟谣跑断腿”的尴尬境地。

另外,这份针对网店商家的调查显示,在应对谣言攻击时,近半数商家会选择“不作回应,怕越描越黑,让谣言风波随时间平息”。虽然也有不少商家会诉诸法律途径,但“举证维权难度大”。即使诉讼,品牌损失千万,而造谣者的赔偿额通常不超过10万元。

随着消费者对食物品质需求的提高,Analysys易观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生鲜市场规模约1万亿元,其中,凸显“跨地、跨季、新鲜”等特点的生鲜电商比重尚不足10%,但正在以每年超50%的速度高速增长,预计2017年将达到1449.60亿元。2017年初,天猫平台商家集中呼吁,希望电商平台能为商家和品牌遭遇谣言时提供帮助。

“这样的‘蓝海’产业,应该在规范的监管中健康有序地发展,而不是毁于谣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认为,对于谣言的治理,一方面要依法加大对谣言源头的打击,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措施引导更多人投入科普工作中来,逐步提高公众的辨别能力。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