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港股20年总市值增近8倍 “北水”涌入 提升话语权

2017-06-30 09:23:57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历经数次金融危机和异常波动,上市企业总市值增近8倍,市场单日成交额升逾4倍。这是在“游子归巢”后20年里,香港股市交出的答卷。20年间,港股市场还保持着高度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特质,并成为内地企业趋之若鹜的淘金地。1997年至2017年间,香港市场总市值的前20名位置也多被中资股占据。

但港股市场依然要面临着新时期的诸多挑战。截至目前,科技股在港股市场市值中的占比不足12%,其中八成的市值来自腾讯控股一家。能否在新一轮科技大浪潮中成为新经济、创业型企业的上市首选地,这是港股需要直面的又一次重要考验。

伴随互联互通机制的启动和运行,南下的资金不断涌入港股。这部分被称为“北水”的资金,对于提升内地企业定价权和二级市场话语权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这或许将是港股市场未来最重要的背景之一。市场人士还预计,未来香港市场有望迎来一大批优质科技型企业的上市。

四次直面严峻考验

将历史的轨迹锁定在香港回归后的这二十载里,港股市场先后经历了四次较大幅度的暴跌:时代背景不同、导火索不一,但每次都对港股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几经浮沉,洗尽铅华,港股市场依旧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枢纽位置。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然而,就在第二天,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国际“炒家”率先对包括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发动“进攻”,香港地区也受到波及。恒生指数8月触及16820.3点的历史高位后开始下挫:单月暴跌2230点,跌幅达到13.63%,报收于14135.2点。

当年10月,索罗斯开始利用资金横扫东南亚。随后,索罗斯带领的国际炒家将目光投向香港,国际炒家开始密集做空港币及香港股市。恒生指数10月单月跌幅近30%,跌破万点大关。在遭遇来自四面八方的伏击后,仅三个月时间,恒生指数从最高点16820.3点暴跌至8775.9点。

这无疑是一场恶战。香港特区政府随即采取了数个应对措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香港金管局动用约1200亿港元外汇基金购买恒生指数成份股和股指期货,拉高空头成本、维稳恒指;并用外汇基金购入港币存入香港银行以稳定货币供求,同时还颁布限制卖空和外汇、证券交易结算新规,降低投机机会。中央人民政府亦表示,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派出两名央行副行长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内地机构全力以赴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的护盘行动。

1234...全文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