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上海光源:微观探索从“分子照片”时代进入“分子电影”时代(2)

2017-06-28 15:43:49    王琳琳 何欣荣/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运行8年来,借助上海光源发出的光,201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在天然气直接转化利用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并入选当年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研究组首次测定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的三维晶体结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团队揭示出禽流感、埃博拉等多种流行病毒感染机制,中科院物理所丁洪课题组发现了外尔费米子……

像一个个硕果展示的那样,超级X光给了科学家一双双慧眼。“拿结构生物学来说,原来单个课题组解析一个蛋白质结构,可能要几年时间。上海光源建成后,平均解析时间降为几个月甚至数天。目前,我国研究人员利用上海光源一年解析的蛋白质结构数量,是以前几十年的总和。”上海光源中心副主任何建华说。

筑“巢”引凤,搭建开放共享科研生态圈

随着硬件设施的持续提升,上海光源在结构生物学、催化、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等各前沿学科领域筑好“巢穴”、引“凤”前来,一个开放共享的科研生态圈正逐渐走向成熟。

上海光源面向国内外用户开放。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只要通过课题申请,一样可以使用大科学设施。除了小部分企业,90%以上的用户是免费使用的。

为了确保对每个课题公平,上海光源设计了一套“用户提出申请,用户专家来审批”的制度规范。每个用户专家工作组由10位左右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单位且与该线站学科相关的一线专家组成,负责本线站的课题评审、学科方向咨询和运行状态监督。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等著名科学家,就是用户专家工作组的成员。

公平之余还要兼顾效率,为此,上海光源特地留出一部分时间用于奖励那些取得杰出成果的研究人员,以尽可能提高装置的成果产出率。

和研究成果一样,所有这些在开放共享中积累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都将成为中国推进科技创新的宝贵财富。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光谷”将凝聚全球力量,将这片热土真正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原标题:给科学家一双慧眼——上海光源助力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