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从网瘾少年到国内无人艇第一人:留学创业不要“讲故事”

2017-06-26 09:23:22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张云飞 资料图

2017年6月,时隔40多年,中国再次对青藏高原发起大规模综合性科考。许多新兴的“黑科技”,伴随着科考人员深入地球“第三极”,探寻世界屋脊上的生态密码。在首先拉开帷幕的色林错地区高原湖泊科考中,无人船就按照设定的航行路线对色林错湖的深度、水底地形、湖水PH值、电导率等信息进行了采集,避免科考人员使用橡皮艇的风险。

这次执行青藏高原科考任务的无人船平台,由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6月24日,云洲智能创始人、最年轻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云飞博士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当年在前往香港科技大学留学时,他就一直坚定地想要回内地创业。在创业初期,他切身感受到了内地创新环境的改变和政策支持的加强。

张云飞希望,政府在吸引、帮助海外、境外归国人才落地的同时,也要提高政策的利用率,不要让创新企业误入“讲故事”的歧途。“不吆喝的人,可能是在认真做事。”他说道。

从环保出发,进军海洋和军用

张云飞回忆道,香港科技大学有个自动化实验室,当时有很多人研究无人机,包括后来大疆的创始人汪滔。“我们就想着,能不能除了无人机再做点别的。然后当时看到我们国家水质污染的情况,电视上的这些报道,我们就想要不,我们就做一个可以自动监测的无人船。”

2013年,张云飞团队的全球首款环保无人船一经面世,就引发广泛关注,他们的产品也始终活跃在与水相关的重大环保事故的第一线。比如2015年的天津“8·12”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陇西尾矿库泄漏,安徽池州化工污染源,以及今年2月的河南栾川尾矿库泄漏。

环保无人船是张云飞最早创业的一个由头,但现在,云洲智能的业务早已拓展到海洋无人艇等领域,并成为民营企业“参军”的代表。2016年,云洲的海洋隐身调查无人艇获得中国海洋科技进步特等奖,代替人在南沙、西沙等地进行调查工作,去了很多人类不方便去的地方,也获得了很多数据。张云飞介绍道:“这就跟国外的无人艇差不多了,更偏向军用的技术,类似于无人机中的‘翼龙’和‘彩虹’。”

之所以转向海洋和军用无人艇,张云飞提到,这一方面是看到在技术上,国外也刚起步,中国有机会跟国外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是看到在政策上,海洋强国、军民融合等提供了机会。“对于我们国家,不论是海洋的军事能力建设,还是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这都是特别重要的技术。”

去年8月,云洲实现了无人艇在公开水域里、完全切断通讯的情况下,自动识别水面水下的障碍物,自动航行。这个技术只比美国晚了19个月。

从一年挂5科到4年蛰伏创业

不过,这个曾随李克强总理出访俄罗斯,现场向中俄两国总理赠送无人船3D 打印模型的创新青年,也有过一段“网瘾少年”的时光。

张云飞本科考上同济大学后,一度沉迷网游——当时风靡一时的传奇世界。“玩了两年卖装备卖了将近十万人民币,去网吧一般都有网管端茶送饭外加几十人围观。不过现实世界混得就不好了,大二挂了5科,便封了号,开始好好学习。说来惭愧,总结一下两年游戏生涯还是有点收获的,一个就是赚了点小钱,另外就是养成了干啥都要做到最好的习惯。”张云飞回忆道。

后来,张云飞前往香港科技大学继续攻读机械工程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张云飞认为,留学经历除了拓宽眼界之外,也训练了他严谨、注重细节的好习惯。“创业和科研背后的方法论是一样的。”他说。

至于回来创业,对于张云飞来说一直是个坚定的选择。“所以我当时也并没有选择出国,而是到了香港留学。”

并且,张云飞切身感到了内地和香港创业环境的差异。2010年,当着手创业的张云飞在香港咨询注册公司的相关情况时,政策对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已经从2009年的三年每年100万,降到了三年一共100万。

相比香港来说,珠海的创业成本低,而在政策支持方面,“内地当时虽然可能没有那么多钱,但却是越来越重视的趋势”。张云飞说道:“比如说跟政府打交道,他们非常的积极主动。第二呢,就是有很多扶持政策,比如留学生创业基因,比如房租补贴、人才公寓,包括后期对创新企业的天使投资,我们享受到了很多。”现在,云洲还享受了新的土地政策,正在珠海建造无人船的研发测试基地。

创业创新不要误入“讲故事”的歧途

在珠海的南方软件园内,张云飞和他的团队曾蛰伏四年。“很多路过的人们以为我们只是一群白领在玩船模。”这个“船模”,就是后来世界第一艘全自动环保无人船样机的模型,获得了23项专利。

初创时期几个合伙人凑的100万和向亲戚朋友借来的100万很快就花光了,后来,靠着申请留学生创业补助,以及国家科技部和珠海市、南方软件园的项目扶持基金,张云飞才熬过了初创阶段。

张云飞认为,在海外归来人才的落地上,政府可以起到很多作用,比如找房子、子女上学,以及与当地政策和文化的融合。“海外回国人员,最需要的是良好的环境、公平的机制和伯乐的眼光。良好的环境可以让他们更愿意回来、更好地融入;公平的机制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启动、成长,让真正有本事的显露出来;伯乐的眼光能够提高政策的利用率。”张云飞说道。

不过,张云飞认为,创业本身依然是一个市场化的事情。现在,国家关于支持创业创新的姿态已经足够到位,接下去的关键是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企业,而不是那些误入“讲故事”、“爱吆喝”歧途的人。

截至2016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长到2016年的82.23%。中国正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