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陆家嘴论坛聚焦全球经济金融挑战,中国去杠杆考验监管战术

2017-06-21 09:14:37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从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全球经济增速尚未恢复到危机前,而金融市场所面临的新挑战层出不穷——贸易保护主义兴起、政治不确定性骤升、经济增速停滞不前,中国的去杠杆进程也受到全球的关注,这一切都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针对这些问题,在“2017陆家嘴论坛”期间,举行了题为“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不确定性与应对策略”的全体大会,南非储备银行副行长Daniel Mminele、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姜建请、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院长王江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及首席财务官Leslie Maasdorp出席会议。会议由《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主持。

全球经济仍存挑战

上周,美联储宣布了加息,同时公布了详细的“缩表”计划,暗示全球宽松的时代将正式结束。然而,美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速仍然疲软,欧洲通胀不断回升而政治不确定性却陡增,也面临加息或按兵不动的两难。

作为全球经济引擎的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复苏缓慢。王江表示,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美国这次复苏和以往大萧条之后状况有很大差异。“第一,GDP增速在危机后的10年还没有恢复到原先发展的轨迹上,如果从这次危机总损失来讲,美国GDP损失了1.5万亿。此外,美国自立国以来平均GDP的增长在2-3%之间,但对于能不能持续这样的趋势,很多人觉得是难以为继的。”

王江表示,美国经济复苏重要的特征是靠超常的货币政策支持,而财政政策有所缺失。然而,货币政策是一种粗放型的工具,很多方面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事实上,美联储已经意识到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限。 如果宽松的货币政策长期持续,资产泡沫必定会酝酿更大的风险。“在超常货币政策的推动下,美国资本市场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美国股市的中长期市盈率到了30,美国战后历史上只有两次达到这样的水平,一次是2000年科技泡沫期间,市盈率达到40。”王江认为,还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点是与企业直接相关的,就是企业中长期债的利率下降到5%,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从未达到这样低的水平。

Daniel Mminele也认为,当年格林斯潘所说的“非理性繁荣”放在当下仍然适用。 为此,近期美联储释放的鹰派信号可能并不是对经济投下的绝对信任票,而是为了防止未来通胀风险或预留更多政策回旋余地,不得已而为之。

对于美国和全球而言,不确定性因为政治风险而上升。“市场对特朗普当选总统反应较为正面,主要因为特朗普提出的经济政策、贸易协议、放松管制、加大基建投入等。”不过,王江认为,这些政策实现的程度面临不确定性。例如,就贸易协议而言,虽然特朗普目前的态度的和竞选时所表示的已经有所差异,但也不能排除会有意外的举措。

以全球化解决全球化问题

除了经济金融本身的风险,“还有反全球化、多边贸易保护主义等等,这些有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对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 Daniel Mminele提及。

著名香港经济学家刘遵义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表示,之所以全球化会引发一些反对的声音,是因为其加剧了贫富差距等问题,“其实是各国政府没有做好工作。从不开放到开放,情况一定不会比以前差,因为各国完全可以在开放时也选择不贸易,但如果选择了进行贸易,就一定是因为有好处,因为用自己的资源可以换到原来无法生产的东西,用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全球贸易一定是有好处的。”

为此,如今各国需要做的并不是排斥全球化,而是以更好的政策应对来推动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同样要靠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来解决,在不久前中国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会议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受到全球热烈的响应。因为这一倡议能极大推动全球经济、金融的合作发展和改革。” 姜建清表示。

在他看来,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基本的特征,英国有一个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有一个投资发展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结构是密切相关的,人均GDP超过4750美元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净额开始表现为正值。

“去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8860美元,中国对外投资也进入了稳步发展期,中国企业不断加大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开展海外并购。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增长了44%,达到1831亿美元,首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的对外投资惠及世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了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也惠及中国企业,带动中国产品、装备、技术服务和金融走出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姜建清称。

在他看来,中国-中东欧合作将是一个大目标。“据中方统计,中国和中东欧16国贸易额已经从2010年的439亿美元扩大到2015年的562亿美元,占同期中欧贸易额的9.1%。去年1~11月份双边贸易额便达到529亿美元,由此可见,和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情况相比,中国与中东欧的经贸合作逆势增长明显。”

中国去杠杆考验监管战术

除了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中国金融去杠杆的进程也受到了各界关注。

各大机构都认为,5月的金融数据显示,“去杠杆”已经持续显现成效。5月的金融数据有三个特点,一是M2增速跌破10%,与社融直接的缺口扩大;二是社融完全由贷款贡献,其他融资方式被“去杠杆”政策挤出,转向表内信贷融资;三是企业融资和企业存款之间存在缺口,尽管企业贷款仍然较高,但是由于其他融资方式为负,新增贷款实际上大多数被用来实现债务滚动,而不是进行投资。

“人民银行的去杠杆政策初见成效,M2已经降到10%以下。长期来看,去杠杆政策会持续下去。虽然人民银行提出来不松不紧的政策,执行当中也可能是紧紧松松,但总的来说还是一个紧。”牛锡明表示。

他也强调,中国监管趋严的趋势不会改变,“虽然特朗普希望进行金融去监管,但是全球监管整体还是趋严,中国监管也会这样。”

不过,姜建清建议,“从监管部门来说,去监管的同时要做到平衡,战略上非常坚定地去杠杆,但战术和操作上一定要以比较稳健的方式来达到战略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后歆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