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粤港澳定位: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湾区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3)

2017-06-21 09:13:30    侯云龙 梁倩/经济参考  参与评论()人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充满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从大湾区现有的产业禀赋和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看,高科技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以高科技驱动的制造业升级,将成为大湾区重要的发展驱动力,相应投资机会显而易见。

高瓴资本创始人兼CEO张磊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大湾区将吸引大量创业企业和创新投入,而更多的产业资本和PE基金也会随之而来。

策略 互联互通协调发展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要实现打造世界级湾区的目标,未来还需要在粤港澳三地间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机制。

资料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由“9+2”组成,即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0.6%,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2.4%,常住人口占全国的4.9%。

谭志源表示,要做好功能定位、实现互联互通、打造优质生活圈,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共赢;做好基建、生产要素、资金以及通讯的互联互通;打造一小时或两小时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活圈,方便人员流通往来,最终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面向世界开放整个湾区。

上述论坛发布的《创新驱动与都市转型:打造中国的世界级湾区》报告指出,从区内软硬件环境上,未来应加强便利化硬件建设,优化完善粤港澳人员签注政策,提升货物通关便利化水平,便利实验设备和材料跨境通关,放宽科研资金跨境使用限制;在制度上,则应制定在公司注册、准入限制、税收等方面的同等待遇,以及在就业、社保、医保、教育等方面的同等待遇等政策。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建议,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自贸试验区,加上香港和澳门,建立大湾区自贸区联盟,在对外开放和创新发展上先行先试,之后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推广经验,并在时机成熟时,将相关措施和经验在全国范围落地。

马化腾表示,希望三地政府建立长效机制,把竞争的心态化为合作的心态,向海外市场、向全球要人才。建立湾区人才引进计划,推出湾区“绿卡”,让人才流动更加方便。

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兼总经理郑志刚则建议,整合区域内学术资源,加强基础科学和技术研究,同时培育统一的创新文化,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环境,以此吸引全球人才。 

(原标题:粤港澳打造世界第四大湾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