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央行行长周小川:制造业开放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2017-06-20 10:57:37    网易财经  参与评论()人

网易财经6月20日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共同主办的“2017陆家嘴论坛”于6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举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今日在论坛演讲时表示,制造业的开放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不少领域正在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

【发言实录】

[周小川]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参加2017年陆家嘴论坛。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通过参与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在此过程中,对外开放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想结合对国际国内有关经验和背景的观察,就对外开放问题谈几点理解。供大家参考。

[周小川] 第一,制造业的开放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在我国开放较早,早期也有争议。对制造业的开放,我的一条观察是,较早参与开放和竞争的大多数行业最终都发展壮大得快,竞争力强。开放是资源配置优化的进程,是通过市场和竞争机制带来了优化的配置。具体来说,在引进来方面,是通过进口和引进国外企业到国内投资办厂,与国内企业形成竞争。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内企业就没有来自外资企业的竞争,只面临少量的国内竞争。竞争给工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压力和进步。在走出去方面,通过出口和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一开始国内企业也不大参与国际竞争,出口也只是一些大宗资源类的产品,80年代很少有人相信中国制造制成品出口能够有什么太大的前途。然而对外开放之后,从加工贸易到工业制成品都参与了国际竞争。随后又走出去办企业,中国的制造业和企业不仅没有被充垮,反而快速发展。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世界工厂,不少领域正在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

[周小川] 通过竞争也改掉了国内过去存在的垄断,过去国内的竞争也不充分,外贸企业之间也缺乏竞争。有些人可能还记得,过去的外贸纺织品、轻工、器械、仪器仪表等公司都是按行业切块的,相互之间的财务规则也不同,不允许相互之间竞争。为了吸引外资,1979年中国专门颁布了第一部中外合资企业法。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形成了竞争压力,制造业的行业切分和垄断开始消散。有了竞争机制之后,国内企业有了很大的进步,越是开放充分、竞争激烈的行业竞争越快,制造业开始走向繁荣和强大。

[周小川] 第二,开放促进了国内的政策改革,开放过程强烈冲击了传统的集中型计划经济的政策体系,并引发了国内一系列重大改革。回想起来,包括价格体制改革、增值税改革、出口退税、汇率市场化,以及当时开启的关贸总协定和WTO谈判等影响深远的改革,都是由开放所引发的。80年代初,为了吸引外资,国内体系要加快向市场经济规则靠拢,要有平等竞争,随后还要考虑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平等竞争。平等竞争和开放是相互关联的,也包括国内企业之间的公平和充分的竞争。对外开放促进了放开国内的民营资本的准入。随后我们又引入了“国民待遇”的概念,无论是对内资还是外资,准入条件应该是一致的。对外开放推动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汇率市场化,以及放宽外汇管制等政策改革。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使市场和竞争成为普遍适用的政策机制。

[周小川] 第三,回顾一下服务业的开放,也有类似的进程。过去经济学把服务业列为非贸易或者说不可贸易行业。但是随着信息、交通运输的大幅进步,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有不少服务都已经变成是可贸易的。人们开始说“世界是平的”。我国服务业开放体现出与制造业类似的规律,也是通过对外开放引入竞争,推动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并带动国内相关的政策改革。在工业领域,除了国防等例外行业不适用于一般的市场竞争原则,绝大多数行业都是可以引入开放和竞争的。服务业也有一些领域涉及敏感行业,也有一些服务难以跨境递交,市场经济难以全部覆盖,但大多数服务业是可以开放的。对服务业开放的认识和政策改革的进程,与制造业也是相似的。在引进来方面,服务业先从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吸引外资起步,随后不断向其他服务业拓展。在走出去方面,一开始是工业企业、出口产品和售后服务一起走出去,后来发展为银行、保险、医疗、行业、旅游、软件、零售、支付、文化等多个领域周出去。这方面上海也是很突出的,比如上海的航运业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周小川] 第四,中国的区域性试点经验增强了开放的信心。早期中国决定开放是开放四个经济特区,当时有不同意见,后来特区取得了效果,向其他地区进行了推广。中国刚加入WTO时,当时对各种试点也很有争议,但是事实证明,入世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本届政府成立以来,有力推动了上海自贸区的试点,开始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现在自贸区的数量已经扩大到11个,很多先行先试的经验推向全国,说明大家看到了开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