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读懂中国经济, 必须理解服务业这关键一环(3)

2017-06-19 21:38:53      参与评论()人

中国政府颇具前瞻性地主动推动了这一融合趋势的发展。2016年1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已经为当前阶段工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指出了可行的道路。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带动服务业发展的最主要手段。

相对于G7国家服务业的表现,中国的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大而不强”的问题。国家统计局的这本书中所做的一项国际比较显示,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看,中国仅有工业为关键部门,而G7国家中除工业外,还有6个服务业行业也是关键部门,分别是:批发、零售和机动车修理,运输和存储,信息和通信,金融和保险,科学和技术,行政和辅助。

进一步的量化研究显示,以服务业的增加值与相应行业总投入(总产出)之比所代表的增加值率为指标,来衡量部门或行业增值能力强弱,则2014年的国际数据比较会有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构成虽同G7国家较为相似,但G7国家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占比要远高于中国;二是G7国家绝大部分生产性服务是投入到服务业自身当中,而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生产性服务是用于工业当中;三是中国的服务业在批发零售和机动车修理、运输和存储、信息和通信、金融和保险、房地产上发展较好,但相比G7国家,在科学和技术、行政和辅助、人体健康和社会工作等方面则明显较弱。

这说明,中国要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加强教育和研发投入,增加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要素供给;其次,要打造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服务业门类,同时建立服务业内部各门类之间的内生增长支持机制;最后,要关注在科技、行政、人体健康等领域服务业需求的培育与释放,优化中国服务业的结构。

不管是增加要素供给还是释放终端需求,事实上都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继续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科研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等工作,才能释放服务业发展的活力;而通过收入体制改革、医疗养老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综合举措,才能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盘活庞大的居民储蓄并转化为对服务业的消费需求。

事实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早有先例,中国快递服务行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例证。